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1更好的你(吕麗絲&王伊妮)/首播週一09:00/重播週一17:00/週六15:00/週日00:00

 閱讀全文: 【別讓歧視攔阻了你】《更好的你》2017-12-25 (一)首播在世界上存在有各種不同的歧視,有關乎性別丶種族丶膚色丶籍貫丶出生地丶社會階層丶年齡等原因,但一旦人們對他人有了歧視的心理,就不能用公平丶正常丶友善的態度去互動,無論如何,都會令對方感受到傷害及痛苦。

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之前,絕大多數的黑人都被歧視,雖然比從前黑奴時代好很多,但基本的公民權利並不完整。

本集節目中講述了三位名人的故事,Rosa Parks 勇敢地拒絕在公車上讓位給白人開啟了民權運動。無家可歸的Michael Oher 被有愛心的白人夫婦收養後,力爭上游拿到大學獎學金並成為職業足球隊員,生命完全翻轉。

閱讀全文: 【那些奇女子的好故事】《更好的你》2017-12-18(一)首播

主持人說了兩位動物保育工作者Jane Goodall丶Daphne Sheldrick及兩位女報人凱瑟琳•葛蘭姆(Katherine Graham)丶亞利安娜・哈芬登(Adriana Huffington) 的人生故事。凱瑟琳•葛蘭姆曾任《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版記者、《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被譽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美國最重要的報人之一。她以「活在當下,瞻望未來」的人生態度而知名,她以個人自傳《個人歷史》而榮獲1998年普立茲獎自傳獎。亞利安娜・哈芬登是一位希臘裔美國作家,以創立了《赫芬頓郵報》而出名。2009年被《福布斯》評為現代媒體界最有影響力女性中的第12位。 2014年《福布斯》將她評為世界最有權力的女性中的第52位。這些奇女子各有精彩的人生和出色的成就,敬請期待!

閱讀全文: 【你會從天使變成惡魔嗎?】《更好的你》2017-12-11 (一)首播

在歷史上我們見過許多原本的好人最終變成可怕的獨夫暴君,而前幾年轟動全世界丶令人髪指的美國士兵虐待戰俘事件,都使人思考,為什麼人會從天使變成惡魔?

在1971年史丹佛大學金巴多教授曾主持過一個出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當時隨機抽樣分了兩組,一組為囚犯,一組為獄卒,其中獄卒被允許可以不用其極去虐待侮辱犯人,結果實驗只進行了六天就因為犯人珈不堪痛苦而叫停了。

閱讀全文: 【緊跟著時代的脈動】《更好的你》2017-12-4(一)首播

WHO公佈新的分齡區隔法,17歲以下是未成年人,由18到65歳稱青年人,以上才是中年人。因此今天的高齡年青人都比過去的人活動力強,並且更健康更長壽。跟上時代的脈動,你能終生保持年輕,你需要:

1,永遠不要中止學習,終生作學生,學3c産品的操作丶攝影丶美勞或任何吸引你的嗜好。

2,絕不輕易放棄自理生活,作家務,烹飪,整理環境等等,更自願有限度地照顧上丶下一代

3,永遠保持好奇心,不要遠離年輕人,関心社會及社區事務。

4,閲讀,聽書或聽演講

5,人際互動,參加不同有意義的社團

6,作志工,

7,旅行或臥遊,

如果你非常願意而體力許可,就持續工作也並妨!

閱讀全文: 【你習慣拖拖拉拉嗎?】《更好的你》2017-11-27(一)首播

許多人有常遲到或者遇事拖拉的毛病,在今天也將拖延症Procrastination視為一種心理疾病。TimUrbanTedTalk就對拖延症有過精彩的分析。他説人們對不想作的事會拖延,因為心中有一個愛玩的猴子一直讓人去休息或分心,怎麼都開始不了,直到截止時間的警號突然敲響。也有人因為某種心理因素,如恐懼丶缺少自信丶家庭氛圍影響,而一直拖延不開工。當然也有人主張寬鬆的時間使人減少壓力及焦慮,而能更有創意或快樂。但是不可避免,拖延症常會引起同僚及家人的不快與煩惱,也會被視為不善管理時間,影響工作績效及考評!如何治療拖延及遲到的問題呢?有人建議是先將工作拆分。也有人要用"讓種子發"的方法,十分有效,敬請來收聽各種好點子,使你或家人擺脫拖延症的煩惱!

閱讀全文: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更好的你》2017-11-20(一)

我們是否不願意談身後的事,中國人避諱死亡,古人説過一一死有重如泰山,有軽如鴻毛,大部份的人因此要把喪事辨得哀榮畢至,傳統的儀禮往往令後人負擔沈重。主持人建議人們應該活時如泰山般隆重,走時則輕如鴻毛丶隨風而逝,且一無掛慮。因為我們相信有一個永恆的生命隨之開始,並且將住在應許的天堂與主同在,實在好過現在。所以死亡其實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其實不足畏懼,而生者雖然不捨道別,但也因逝者息了此生的勞苦而不必過度悲痛。人們往往因為見證了往者死亡前的各種身心痛苦,學會了要如何在當下精彩地生活。也因此自問我們對生命滿意嗎?

閱讀全文: 【你會笑嗎?】《更好的你》2017-11-13(一)首播

主持人最近遊俄羅斯,發現當地人很少對人友善的微笑,而導遊也告訴遊客們不需介意,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教導不可以對陌生人微笑,因為曾經有過列寧史大林的嚴峻統治時代,人們不太會笑了!我們出國經過海關時,可以看出那些國家不崇尚笑臉。主持人剛到中國工作的経驗 可作証明,但是經過20多年社會的改革開放,中國的中青世代大多己經有了友善丶自信丶快樂的笑容。40年前剛到美國時,我們常被陌生人親切的笑容感動,如今進了都會城市如紐約和洛杉磯,笑容己經愈來愈少見,要到小城鎮才能尋回往日的友善溫暖的笑臉。

閱讀全文: 【TCK的美麗與哀愁】《更好的你》2017.11.06(一)節目預告

TCK( Third Culture Kid) 第三文化孩子是一個人類學名稱,說的那些在成長期間,大多是在父母本屬文化以外生活,例如主持人自幼在台灣成長,但留學後僑居美國,女兒出生長到十歲,又移居上海,現居新加坡。她的文化既不屬於台湾,也不完全是美國,她也並不完全認同上海和新加坡文化,她集是多種文化與語言於一身,是個TCK。

在全球有2.44億TCK,而且因為全球化的影響,這個數字仍在持續增長。TCK的特色是能流利使用二種以上的語言,有豐富的旅行僑居經驗,他們多數在社交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及好奇心,思維活躍不受局限,能夠輕易轉換環境和遷徒。他們豐富的人生閲歷常使人艷羡,而他們特殊的才能及性格常可以擁有高薪及國際化的工作。

閱讀全文: 【你令人討厭嗎?】《更好的你》2017-10-30(一)首播

主持人由最近一次從台北参團出發國外旅遊的經验,談及起許多國人不經意或習以為常的行為,値得善意提醒。例如旁若無人大聲說話,不聽導遊說明,爭先恐後,拒絕不熟悉的團友同桌共餐,在優雅安靜的餐廳到處走動喧嘩,遊景區不禮讓,無限地拍大合照等等,這些公領域的舉止其實都令人側目,而在台灣我們也常見到許多居民有欠缺公德心的表現,如在社區放任寵物或堆積私物或違建,佔據了公共公間,這些的確是有改進的空間!

在私領域中,我們若是不修邊幅、不注重衞生,談吐粗俗,好開黃腔,出口成髒都會令人不快,有時更會見到一些人好自吹自擂,用言語打壓別人,或傳播是非,也著實令人討厭!

如何能使自己成為人見人喜的人呢?不妨閲讀聖經中的箴言,或是近年來流行背誦的古籍(如弟子規),只要你願意謙虛承受這些歷久彌新的教導,先賢的智慧都能內化而幫助成就更好的你!

閱讀全文: 【讓人們眼睛閃亮吧!】《更好的你》2017-10-23(一)首播

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BenjaminZander曾經有一個出名演講,他說自己一生都在努力使人們愛上古典音樂,能夠聽著音樂眼睛就閃亮起來!他更説任何一個身居領導位置者,都應該有使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能力!

讓人們眼睛閃亮?首先是你抓住了人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聽話後有了興趣,満足了大家的身體心靈的需要,給了別人希望與快樂,生活有了安全感⋯如果人能夠回帰孩子的様式,就能為許多的事物眼睛閃亮!

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能夠説服你有相同的願景和夢想,不僅認同他的工作,更願意加入他一齊奮鬥。而我們的主耶穌正是這樣的榜様,他的話語不僅使千人眼睛閃亮,更使瞎子能看見。他的福音改變了所有人的生命!

閱讀全文: 【你應該投訴嗎?】《更好的你》2017-10-16(一)首播

當你在餐館用餐時,如果食物令你不滿意,你會對經理或店長投訴嗎?當你做網購的時候,如果對方的服務態度不佳,或是收到的產品不夠好,你會向商家投訴嗎?而面對客人的投訴,商家職員會怎様回應?你怕會讓對方二次傷害嗎?許多人可能忍氣吞聲,用下次不再光顧作為懲罰!但是真正關心這個商家的幾方面卻不願意是這樣的結果!

首先老闆不願意失去客人,其次消費者也可能也不願意這個商家失敗,因為他對大部分產品是滿意的。現今有不少點評機制來獲得顧客的反饋,電子商務更將購者的點評作為萬千供應商的存廢標準。商家給予客戶投訴權利,但也有被濫用的風險,許多西方允許退貨的善意條例到了中國被停止,這是對兩造誠信的挑戰。對服務提供者給小費的西方傳统,使人們可以作無聲的投訴,今天也因不同國情有了更多的討論。如果消費者本著誠實及良善向商家投訴,這是促進業方改進的最佳機會,但是這種寶貴意見有多少次被忽略或者冷待了?

needs RADIO《更好的你》(呂麗絲,王伊妮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09:00(上午)
重播週一17:00(下午)/重播週六15:00(下午)/重播週日00:00(淩晨)
(非台灣地區聽眾,需換算至當地時區時間收聽。)

 閱讀全文: 【如何加強你的靱性】《更好的你》2017-10-09(一)首播

《靱性:挺過挫折壓力,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認為,「靱性」是人們內在能夠承受困難逆境,並且能確保能生存,改善未來的神祕力量。韌性是:一種心靈的武裝,可以保護你不被職場苛求,及日常生活壓力所擊垮。一種人生態度,可以幫助你以快樂地展望,取代悲傷地回首。一種自信,可以幫助你不在意嘲諷,只為自己留下具有建設性的批評。一種力量,可以讓你勇於抵抗來自周遭苛求,走出陰鬱,重返充實人生。

閱讀全文: 【保守?前衛?誰是政治動物?】《更好的你》2017-10-02(一)首播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小說裡,講到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虛虛實實,以退為進。他說女人有社會活動力!所以女人應該是適合做政治管理的。

講到女人的社會活動力,大部分的人直覺上都會以家庭主婦的家務管理作為社會活動力的舞臺。以致於把女人框在—個保守封閉的範圍裏,使女性自信心與價值感降低,也圈限了女性的表現。幸而開放進步的科技社會,讓女性有更大的視角與突破,跨越了家庭的領域,為社會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閱讀全文: 【人人都能寫本書?專訪楊小定教授】《更好的你》2017-9-25(一)首播

你是否聽到過這樣的説法:「每人內在都有本書,等待被寫出來」。你想寫本書嗎?

來賓楊小定教授以為文學是奢侈品,不是人人可以為之,而通俗文學丶人生故事的隨筆或自傳,如果文字太過平凡,經歷欠缺歷史重要性及精彩的涵義,似乎也沒有付梓出版的必要。

她分析了元稹的鶯鶯傳及海明威的白象山両個作品:作品的時代意義與作家內在的反思丶批判及完美的文字運用,使這兩篇看似通俗文學的作品,走入文學的殿堂受人仰視。

許多受推崇的文學作品除了作家本人的才情之外,還有幸遇到天才的編輯替作品剔除糟粕,潤飾錘鍊成為眾人眼中的精品。如柏金斯之於海明威及吳爾夫!

主持人鼓勵大家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寫下來,因為當你整理思緒,落筆成篇時,不需要有眾多的讀者把你的作品擁躉成為暢銷書,僅僅寫作帶來的療癒及自我成就,己經可以使人充份地満足,更何況你的作品可以成為家族的傳承與回憶!

所以,把你心中的那本書寫出來吧!

閱讀全文: 【「滋根」的永續發展-中華滋根協會楊小定執行長】《更好的你》2017-09-18(一)首播

許多希望支持慈善機構的人,都憂慮自己所支持的對象不能永續發展,使自己的善款被完全浪費了!在節目中特別採訪了一個有30年歷史的公益團體一《滋根基金會》!

《中華滋根協會》於1991年在台北成立,與美國紐約的《滋根基金會》(ZigenFund)、香港的《滋根基金會》,及北京的《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為各自獨立、密切合作的姐妹組織。《滋根基金會》則是在1989年由一群台灣及香港留美學生創立的基金會。滋根意即滋養根部,其宗旨是參與中國最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直接支持民眾的基礎教育丶醫療衛

閱讀全文: 【智慧地準備未來】《更好的你》2017-09-11(一)首播

無論各人想在什麼時候退休,制定良好的退休計劃是對自己及社會負責的態度。退休金的傳統三大支柱之一為子女的孝養,在今天社會統計中僅佔20%,如此更多地仰賴另外兩類支柱:政府勞保丶年金,或第三類的個人儲蓄及保單。本集來賓財務管理師徐靜慧,對每一種產品都作了詳盡的解說。

閱讀全文: 【應該儘量節儉嗎?】《更好的你》2017-09-04(一)首播

節儉是華人的傳統美德,但經濟學家不完全贊同全民節儉及高儲蓄的行為,如凱恩斯在節儉的悖論(Paradox of Thrift)中以為,過度節儉束緊荷包,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庫存過多,通貨緊縮及經濟衰退。

本集來賓財務管理師徐靜慧,建議在我們消費之前,分辨出需要(needs)和想要(wants),要有能力抵擋各種行銷手段,不因為減價而購入不需要的物品。

我們需要充實各類的人生經驗,創造美好回憶,如果需要適度花費也值得。不要因為過度節儉,造成人生中的遺憾,或破壞了親人的感情。把錢花在所愛的親人身上,助其完成夢想,是非常美好的經驗!把積蓄用在求學深造上是種投資,當花的就該花,但要事先考慮好出資不能收回的可能性!

閱讀全文: 【創造力的生與死】《更好的你》2017-8-28(一)首播

人類的創造力是科技時代最有價值的資產,究竟創造力是上帝的禮物?還是後天生成的?我們是否只能等待天才的出生,才能看到美好的創造力及各類出人意表的產物呢?

雖然有些創造大師及文學藝術的創作者,會因為他們的靈感或繆思感謝上帝的賜予,但絕大多數的原創者,都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們回憶自己的創造歷程時,這所謂的「創造力」,更多的是來自前期生命的積累!

作家譚恩美Amy Tan 説起她自己,當創造力迸發的時刻,並不是人們想像的最強大光榮丶如有神助的時刻,反倒是她面對過往經歷,如童年喪父,身份認同危機,對現實失控丶迷惘困惑等的失敗時刻,她因此有感覺有激情,才能夠順利寫出作品。正如中國文學家所說:「厚積薄發,窮而後工」的經歷。

閱讀全文: 【家事分工知多少】《更好的你》2017-8-21(一)首播

主持人由家中一件包餃子的趣事,談到了家 引發的許多問題。

主動分擔家事原是傳統的生活教育,但其中不乏男尊女卑丶君子遠庖㕑的影響,引發分工不平等的現象。近年來因為少子化及應試主義的衝擊,年輕的一代很少被父母要求參與家事勞動,當他們長大成家之後,因為缺乏婚前的做家事操練,有些無法擔起家庭成員的責任,有些甚至需要配偶甚或父母的照顧。許多婚姻便因此在短時間內折損了!

時常對於操持家務的那一位,我們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無論做那種家事,烹飪丶打掃,照顧幼兒或長輩,家人都應該理解這種服務的市場價值,若用替代勞力的價格計算,出外工作的收入,還遠遠不及在家忙碌的那一位!

其實做家事可以保持一個人的活力,持續自理生活,可以延緩衰老失智。如果您能自覺於此,並願意和家人一同做家事,就是一種愛的表現,生活將不再是沈重的負擔,而會使人常常充満了幸福感!

閱讀全文: 【親近大自然與自我認知】《更好的你》2017-8-14(一)首播

一項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人類接觸大自然的頻率丶與形成較高的自尊及正面的自我意象非常有關。也有研究發現居住在綠地旁邊,吸入戶外的新鮮空氣,使人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及較少的精神痛苦。

這聽起來似乎是健康常識,但當今的教育系統是否包含足夠的大自然環境體驗呢?有多少的生物課程把學生帶到了戶外?有多少生命的現象是由老師們拿著書本介紹,而不是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的方法?

主持人提出許多實例,強調人們應該多走到戶外,欣賞神創的天地,進而對神所造的自已感覺良好,心存感激與快樂!

閱讀全文: 【享受社區生活】《更好的你》2017-08-07(一)九時首播

原本就能夠在自己的社區參加社團,打太極拳,學書法,跳晨舞丶練瑜珈,唱卡拉0k,看電影丶並結伴登山的主持人,最近發現熱心的鄰居們又組織了好些新社團。

新的桌球社增加了運動的選擇;團購社可以訂蔬果,放山雞,魚蝦或不易搬動的米和飲料;讀書社不僅徵集鄰居們贈書,更到市圖書館大量借書;女紅社舉辦手縫下午茶;園藝志工隊更在社區內養護花草。

鼓勵大家在社區內找到志同道合的鄰居,一起做些有興趣的事,更進一步在節日時支持社區舉辦慈善活動,積極投入並不吝付出一己之力,你決不可能變得離群索居,受孤獨寂寞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