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LOGOOK600 1

20211118 焦點話題02COP26聯合國氣候峰會剛落幕,如何解析這次成果?台灣作為以外貿為命脈的中小型經濟體,又如何牽動我國發展?

眾所周知的《格拉斯哥氣候協定》(Glasgow Climate Pact)有三,呼籲將2030年碳排較2010年減少45%,達成「逐步減少」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並建置全球碳市場。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多次強調,氣候議題不只是環境、綠能、核能存廢的議題,也是經濟、產業、分工鍊等系統化議題;他說,臺灣過去的成功是建立在「褐色經濟」上,造成今日轉型的絆腳石,他解釋道,「高排碳、高汙染、低薪、低電價、低水價、在農地上建違章工廠等發展模式,導致環境與健康成本外部化,讓臺灣的變革遲滯了近20年」。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因科學家研究指出,本世紀末全球將增溫攝氏2.4度到3度,因此,除了「減排」,也須「調適」;他認為增溫後果不堪設想,屆時可能出現的情境是:台灣的夏天將長達數月、隨著暖化程度越強則極端氣候降雨量會增加與強度增強,「對水資源、災害防治都將是巨大挑戰」;他建議,除了加快立法,也應將「氣候調適」專責篇章納入,並且,成立「獨立專家審議委員會」,提供政策科學依據。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蕭代基直言,非聯合國成員國的台灣,雖喪失相關議題的參與和發言權,卻也因置外於國際壓力而轉型遲滯!他指出,在碳定價制度上,儘速採行碳稅、能源稅與碳費等制度,若干年(如十年)後,並行碳稅與排放交易,其中,碳費與排放交易已見到草案,但是碳稅與能源稅仍然不見蹤影。

※以上資訊,摘要自台大風險社會中心17日所舉辦記者會「COP26大會現場觀察&臺灣淨零路徑剖析」,由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立法委員洪申翰、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寒瑋,同步解析。

※節錄專家發言(按姓氏筆畫排序):

‧周桂田教授(台大風險中心‧主任)

‧許晃雄教授(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蕭代基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

…..

焦點話題(陳瑋製播)

【播出時間】

台灣時間

*首播:每周四21:00

*重播:每週五7:00、週六21:00、周日12:00

【收聽方式】
needs RADIO全球華語廣播網

手機/電腦收聽 (請先連上網路)

1.官網線上收聽連結:https://reurl.cc/MZLj34

2.手機App下載:https://hichannel.hinet.net/radio/app.do

  1. hichannel收聽連結: https://reurl.cc/nnM3y8

4.百度收聽:請搜尋「needs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