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播出節目
  

1小童的故事(needs)/首播週一21:00/重播週二07:00/週日19:00/週一06:00

 閱讀全文: 【相濡以沬五十年的愛情故事-趙強賢伉儷專訪】《小童的故事》2018-04-09(一)21:00首播

「小童的故事」本集一開始,伊妮分享小童和她的先生二人浪漫相遇在亂世中的相濡以沬的美麗的愛情故事。之後,吕麗絲老師以家庭專家身分,談談台灣幾百年來移民人口與本地人口組成家庭型態的意義。最後,如同另一個小童的故事,良慧和伊妮今天專訪結婚超過五十年的趙強賢伉儷的愛情故事,那是在早期窮困年代的最單純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趙伯伯和趙媽媽的相遇,如同偶像劇的情節,相當的戲劇化。二個人個性及生活中相當互補,趙伯伯少小離家十多歲來台孤身一人,白手起家努力工作存錢,娶了本名劉花妹的趙媽媽,趙伯伯和趙媽媽他們培育了三位受到高等教育的兒女。

閱讀全文: 【國殤家變 與 新局新夢】《小童的故事》2018-04-02(一)21:00首播

家國離散、一出門竟成永別,或許是大江大海年代部分人的寫照……但他鄉作故鄉、族群齊心、打拼出國際驚艷「台灣奇蹟」--在「國際孤兒」處境下,卻連40年每年GDP成長近10% --卻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的。我們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而今天我們更邀請參與者,來聊聊那「閃亮的日子」!

※照片說明:李紹華(前行政院新聞局處長,退休於參事任內,公僕生涯逾三十載)。

閱讀全文: 【意料外的旅程.....】《小童的故事》2018-03-26(一)21:00首播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句話,也是後人面對曾經史實的基本態度,過去六.七十年來,台灣的穩定發展,肇因於過程中,人民對於自我不同社會角色體認上的忠實,和無怨無悔認份認勞的付出.....

但近年來政治氛圍的詭譎,刻意選擇對隨國民政府遷台的數十萬外省軍公教人員,對台戰後復建貢獻的忽略與遺忘,這不只是追隨政治利益上狹隘失格的表現,更是輕忽屬於自我歷史價值觀點上的損失!

健全的社會,必定來自行止正常的個體,我們選擇這個主題方向,就是為了在一片偏頗的風向中,試圖找回平衡的機制,讓處於不同世代的人,不會因為受損於失實風潮的影響,永久的喪失了對真相的認知。

小童的故事,是一位美好的知識女性的故事,也是外省軍公教人員在台落地生根的故事,小童,不再是客旅,而成為在地人。小童她努力為台灣這片土地所付出一生的故事,聽來令人動容。是的,台灣,有千千萬萬個小童!今日為您專訪曾光明與劉和,一同來回應這小童的故事。歡迎您收聽《小童的故事》

閱讀全文: 【跟著學校去逃難--李淑珍老師的奇幻旅程】《小童的故事》2018-03-19(一)21:00首播

「小童的故事」是一個身處歷史傷痕,卻創造非凡生命力的故事;曾經反抗日本侵略的國仇家恨、接踵而來國共內戰的痛心疾首,卻化作建設更美麗的家鄉 -- 台灣的力量和養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另一個小童的故事,是一位教育家--李淑珍老師的生命故事。

李淑珍,大家都叫她李老師,從高中、專科到大學,一生奉獻在教育的志業當中。因為生長在戰爭、死亡、逃難的苦難年代,她格外懂得踏實、知足與實踐的重要性。她教的是國文,古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她傳講一生的,並不是只有知識,更教導學生將知識化作行動,作育出無數創造台灣奇蹟的無聲英雄!
專訪最後,她更以簡單邏輯,提供台灣社會爭鬧不休、荒謬演出的一連串事件,一帖清心解藥!

****************************************************

閱讀全文: 【大夫第裡的小鄧波爾-來賓袁天平】《小童的故事》2018-03-12(一)21:00首播

(圖片說明:小童四歲時的黑白相片,1932年在漢口的照相館拍的)

小童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祖輩在晚清為官,而父舅輩受新式教育,任職校長或西醫。來賓袁天平同様有位士大夫出身的父親,各種家學庭訓,生活方式的潛移默化深深影響了後代子孫。大夫第是古時朝列大夫、有功名之人士的府第。「士」的階層曾居眾行之首,是社會中的主流,他們擁有智識,也有為人群推重的高風亮節,他們影響政府也為政策建言,他們勇於針砭時弊,是時代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