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戲劇與寫作教育的黃金拍檔
在這一集《開心一點》中,我們邀請了我的老朋友——葛琦霞老師與她的先生林孟賢老師,來談談他們在兒童教育上的深耕歷程。曾在魔奇兒童劇團共事的我們,這次重逢,不僅是友情的延續,更是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如今,葛老師專注於閱讀與寫作教學,林老師則以戲劇引導孩子思考與表達,夫妻攜手創辦「閱讀學堂」,培育孩子在語文與創造力上的成長。
從閱讀出發,寫作自然發芽
葛琦霞老師指出,許多孩子不喜歡寫作,是因為缺乏語感與詞彙,而這些都源於日常生活中缺乏閱讀。她採用仿寫、集體創作、朗讀繪本等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書面語的架構與情感。例如一本繪本《你喜歡什麼?》就能啟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從喜歡住哪裡、吃什麼糖果,進一步練習句型、段落,最後成為完整的文章。
家長的角色:是環境營造者,不是作文老師
葛老師提醒,家長不需要成為專業教師,而應成為「閱讀生活的示範者」。她建議家長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看書、討論故事,甚至將孩子說出口的可愛語句記錄下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話語被珍視。這種潛移默化的鼓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基礎。
美國校長的一席話:讓孩子學習如何成為大人
葛老師分享她在美國參訪學校時,聽到一位校長的話讓她深受感動:「老師的工作是教書,而家長的責任是教孩子如何成為將來的父母。」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位父親將一週的家庭食物費交給五歲的兒子,由他自行去超市購買。孩子買了一堆零食與汽水,前三天吃得很快樂,接下來就挨餓。家人堅持不介入,讓他在挫敗中學會負責。這種看似放手的教育,卻讓孩子真實體會什麼叫做承擔與選擇。
寫作不是考試技術,是生命的累積
林孟賢老師則指出,寫作不只是技巧的訓練,更是一種內在的沉澱。他透過戲劇活動激發孩子的觀察與想像,讓孩子在生活中找尋寫作的素材。而葛老師則以「悦讀學堂」中累積數千本書籍的豐富藏書,讓孩子在自由中自然地愛上書寫,養成思考與表達的能力。
用愛與耐心,陪孩子走進文字的世界
這一集節目,是一場跨越三十年的重逢與智慧的對話。我們相信,教育不是填鴨,而是陪伴。陪孩子閱讀、觀察、思考、說話、寫下來——從而認識世界,也認識自己。

嘉賓介紹:
葛琦霞
悅讀學堂執行長,臺北市立大學學材系兼任助理教授,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博士。曾任國小老師十餘年,1999年獲師鐸獎表揚,以及臺北市特殊優良老師語文與社會科學類入選,2020年獲臺北市立大學傑出校友。擅長戲劇、文學、閱讀、寫作揉成一體。
葛琦霞老師擅長以繪本與文學教材,透過戲劇與閱讀技巧引導學生發展讀寫能力,並且用過程寫作模式教學,加入L.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學習技術,以排除學生遇到的障礙。在學生時代就加入戲劇社,曾在兒童劇團與兒童音樂會多次擔任演員與主持人角色。成為小學老師後,將課程與戲劇遊戲結合,變成一堂堂精彩的戲劇課,擔任「教學及評量改進班」6年導師間,讓學生動腦動身體並充滿學習意願。在學生畢業後,就辭去小學教師一職,成立「悅讀學堂」,佈置成充滿繪本小說的環境,並教導學生閱讀寫作與學習技術。近年致力推廣透過戲劇方式進行小說閱讀與討論。曾獲師鐸獎,並受邀擔任教育部閱讀推廣講師,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各地的閱讀與戲劇講師。是將戲劇、文學、閱讀、寫作揉成一體烘焙出美味課堂的妙手老師。
林孟賢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臺灣悅讀學堂行政經理,學習技術與溝通課程專業輔導員。長期關注戲劇活動與創造力啟發,並實際帶領學生用肢體開發戲劇潛能。
近年專注帶領中小學生戲劇活動,並透過戲劇營隊方式,讓學生體驗戲劇的魅力。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
《開心一點》(謝瑞蘭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 週四09:00
重播 週四17:00/週六21:00/週一05:00
needs RADIO收聽方式
1. 手機收聽可下載「myTuner」App→點選右下方「搜尋」→輸入「needs RADIO」
2. 電台官網
https://www.needsradio.org.tw/ →點選黑色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