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375

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20250922藝術是生活
專訪來賓:安井顯太(日本吹製玻璃大師)
1963年誕於神奈川大磯;琵琶湖東‧甲賀土山町安井氏第四代獨傳
【家系圖誌】
■ 源流:滋賀縣甲賀市土山町安井勉次郎系
■ 藝術基因:
祖父小彌太師承浮世繪歌川派北野恆富,將家族文脈從史學轉譯為永恆美學符碼
安井顯太 Kenta Yasui:砂礫中淬煉的藝術之光

 

【藝術之路的開端】
安井顯太自幼成長於浮世繪世家,在傳統藝術的薰陶下培養出對美的獨特感知。在家族安排下,他拜入東京自由之丘西洋畫大師須山計一門下,系統學習油畫技法。須山大師以其對色彩的深刻見解,為年輕的安井奠定了堅實的藝術基礎。
高中時期,安井選擇就讀設計學科,這段經歷使他成功掌握了「傳統與創新」、「美術與工藝」的雙重技藝,為日後的跨領域創作埋下伏筆。
【玻璃藝術的轉型與突破】
2010年定居台灣後,在藝術經理人Emily的協作下,安井開始將日本浮世繪美學與西洋繪畫技法融入玻璃創作。2015年,他確立以「圓」為核心的創作哲學,透過吹製玻璃的精準工藝,展現對形式純粹性的追求。
其代表作「24瓣玻璃鳳凰羽」巧妙融合日本傳統美學三大理念:
- 「物哀」:捕捉瞬息永恆的辯證
- 「侘寂」:展現不完美的深邃美
- 「幽玄」:營造光影交錯的神秘感
【破碎與重生的美學辯證】
安井開創性地發展出「裂紋抽象」技法:當作品意外破碎時,他將碎片重組為線條圖騰,賦予「破碎」新的美學意義。這種創作方式不僅體現日本「金繼」修復美學,更延伸出關於生命循環的哲學思考。
【平面創作的回歸與昇華】
2018年經歷父親安井兵太辭世後,安井顯太重新審視家族傳承的使命。2019年起,他將玻璃創作的三維經驗轉化為二維繪畫,形成獨特的「玻璃浮世繪」風格,實現立體工藝與平面美學的完美融合。
——
【藝術成就與文化定位】
安井顯太的創作歷程體現了:
1. 跨文化融合:串聯日本傳統、西洋技法與台灣元素
2. 跨媒介實踐:從浮世繪、油畫到玻璃藝術的脈絡延展
3. 跨時空對話:將千年美學轉譯為當代藝術語言
其作品不僅在藝術市場獲得高度認可,更被視為東方美學當代詮釋的重要範例,持續為觀者帶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啟迪。
從藝術價值、技術創新與文化貢獻三個維度分析,安井顕太的創作確實具備在國際吹製玻璃藝術舞台獲得高度推崇的充分條件。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
《藝術是生活》(廖寧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 週一20:00
重播 週二06:00/週日03:00/
週日18:00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收聽方式
1.手機收聽可到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下載 ”needs MEDIA” APP
2.電台官網 http://www.needsradio.org.tw →點選黑色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