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的聯結之歌—紅蜻蜓
小虎隊是1988年成立的臺灣男子音樂組合,由吳奇隆、蘇有朋和陳志朋組成。他們以青春陽光的形象、活力舞蹈和勵志歌曲迅速走紅,成為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青春偶像團體之一,90年代風靡華人世界。
《紅蜻蜓》是小虎隊的經典歌曲之一,由李子恆填詞、長渕剛作曲。
歌詞講述紅蜻蜓在藍天中飛翔,象徵夢想與成長:“飛呀飛呀,看那紅色蜻蜓飛在藍色天空,不斷追逐他的夢。”歌曲旋律輕快,卻承載深意,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更能體會其中關於童年、美好回憶與夢想的意境。這首歌不僅陪伴了一代人成長,如今也成為祖孫三代共用的經典。
△本集主題—國際義人之溫頓爵士與杉原千畝篇
受邀嘉賓:駱雄華
※尼古拉斯·溫頓爵士的倖存者列車
1988年,79歲的溫頓在BBC節目上與當年他救出的猶太兒童重逢,觀眾紛紛起立致敬。這一刻揭開了溫頓50年之前的無私善行。
溫頓1909年生於德國猶太移民家庭,後皈依基督教。1938年,他原計劃赴瑞士度假,卻因朋友請求前往捷克布拉格,目睹猶太兒童的困境,遂決心救助。
他在布拉格設立臨時辦事處,登記兒童,並在英國為他們尋找收養家庭。由於英國允許17歲以下兒童入境,溫頓積極籌款並爭取政府許可。他的母親也加入救援行動。
1939年3月至9月,他的團隊通過8班火車成功救出669名兒童。原定9月1日啟程的第9班火車因德國入侵波蘭取消,250名兒童不幸罹難。
戰後,溫頓投身軍旅,後回歸平凡生活,未曾向家人提及救援行動。1988年,他的妻子發現記錄669名獲救兒童的剪貼簿,並轉交BBC,溫頓的善舉才廣為人知。
各界紛紛向他致敬。2003年,英國女王授予他爵士勳位;2014年,捷克總統頒發白獅勳章。溫頓的雕像矗立在布拉格火車站和英國梅登海德。他謙遜地表示:“我所做的並不特別,只是比其他人活得更久罷了。”
2015年,溫頓以106歲高齡去世。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世界失去了一位偉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溫頓的善行不僅拯救了669條生命,也成為人道主義的光輝典範。
※杉原千畝-日本的辛德勒
杉原千畝(1900年1月1日生於日本岐阜縣)是二戰期間拯救超過6000名猶太人的日本外交官。他在擔任日本駐立陶宛大使館領事時,私自發放過境簽證,幫助逃避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儘管當時日本外務省有嚴格的簽證配額,杉原不顧上級指示,持續發放簽證,拯救了大量猶太難民。杉原的行動根源於他的基督教信仰,尤其是受到妻子幸子的啟發,她回憶起聖經中耶利米哀歌的故事,鼓勵丈夫伸出援手。
千畝的早年經歷充滿波折,曾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等地學習並擔任外交官。在擔任滿洲國外交官期間,他因不滿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的暴行而辭去職務。1939年,他被派往立陶宛,並在戰爭爆發後決心拯救猶太人。他的簽證行為並非為名利,而是出於對人道的強烈同情。他曾說,面對猶太難民的眼淚與求助,他無法置之不理。
儘管戰爭結束後他生活貧困,並遭受誣陷,但以色列政府始終銘記他的英雄事蹟。1968年,杉原千畝被以色列政府表彰,1985年他獲得國際藝人獎。杉原於1986年去世,享年86歲,雖然他在日本保持低調,但他為猶太人所做的貢獻在國際上得到高度評價。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
《開心一點》(謝瑞蘭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 週四09:00
重播 週四17:00/週六21:00/週一05:00
needs RADIO收聽方式
1. 手機收聽可下載「myTuner」App→點選右下方「搜尋」→輸入「needs RADIO」
2. 電台官網 https://www.needsradio.org.tw/ →點選黑色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