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播出節目
  

20200810 知心人語 王立昇 官(整理自2020-07-21 & 7-28播出的《知心人語》,由製播人王伊妮撰寫)

王立昇的正職是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但在2014年之後,他有了一個新的職稱,使他原本教學及研究的安靜生活,變得非常忙碌。

那一年是12年國教正式上路,各類新的實施方案引起爭議與憂慮,他與一萬餘名關心教育的學者與家長連署成立了長期監督教育政策的「國教行動聯盟」,被推舉為理事長,當時的連署也成功地促成教育部取消爭議極大的抽簽入學的辦法。

如今他的子女都己進入大學,王立昇缷下萬千家長代言人的角色,但為了保障學生公平權益的使命惑,他依舊關注教育政策,不時向政府反映家長方的「民情」,也從未離開新政策的批判及研議者的行列。

節目中王教授首先將於各階段教改沿革作了介紹。最重要的分水嶺是1995年由李遠哲提出「多元適性」的改革,當時廣設高中與大學。2002年因為要廢大專聯考而提出「多元入學」,以學測丶指考丶推甄丶申請丶繁星取而代之,直到2014年的十二年國教正式施行。

在十餘年的執行過程中,原本聯考制度的升學主義弊端有了不少改善,但學生所面臨新的措施依舊不能減輕壓力;王教授舉出不少例證:如學測對學力鑒別度不足,指考名額也太少。而申請入大學的背景資料,要求拿出有競爭力的學習歷程檔案,這對家境較貧困的學生,沒有能力參加多元的社團活動或某些特殊的學習機會,將是比舊時聯考更不公平的制度。

多元選修課程及彈性選修是立意良善,但只對大都市的學生有利,台北前段班的「五校聯盟」──即北一女、建中、附中、中山、成功,請特級師資開設特別課程,總是僧多粥少,想選修沒抽上的學生很多。而偏鄉的學校更少能提供此類課程,這也是教育機會不公平的實質問題。

教育界最近的爭議是去年公佈的108課綱。主管機關提出了核心素養core competency的教育重點,定義為三面九項的把事作好的能力,或適應生活的能力。

新課綱的內容包含媒體素養,符號素養,程式語言等等。教科書尚未編好,家長普遍的擔憂是不明白如何協助提升子女的競爭力,也不知學測或指考中如何用量化考題來評估?例如媒體素養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辨分析」、「自主學習」等能力,一項對高中教師的民調顯示,大多數回卷者對此感到「還未准備好來教給學生」。

另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在1995的「多元適性」教改之後的廣設大學,並且推動專科升為大學。當年大學院校是58所,20 年之後有154所,完全與因少子化學生人數驟減的趨勢背道而馳,且原本務實的專科丶職校及技校,大多升等成了大學,原本技術強的老師們因為不具備大學所需的高學歷、及學術論文,只能黯然讓賢給會讀書不動手的教授們,後果是造就出的學生多有「學用落差」及「學歷貶值」的嚴重問題:滿街失業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成產業界需要的人才。媒體直言這是教改的失敗。

當初台灣的教改完全傾向於抄用美國的制度,而今天美國也面臨同樣大學生泛濫丶產業缺乏技術人才的問題。王立昇以為德國的技職體系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值得台灣學習,而在高中時期,就要教育及準備學生對未來生涯作理性規畫。

德國社會因為證照制度完善,技職人才收入高,大學教育又非常昂貴,許多高中畢業生寧可接受較短年數的技職訓練,獲得技師資格及高薪,社會地位也不因沒有大學文憑受到影響。這種務實的教育分流,也是德國工程及生產實力歷久不衰的原因。

王立昇認為受教育的終極目的是「擁有美好的生活」,這包括了品格的端正善良,具有順利就業的能力,經濟條件的無憂,終生喜愛學習……,道出了每一位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多年來他以治學的嚴謹態度,剖析目前國教的問題與困境,並且尋求並倡議可能的解方,他相信由這一代人的努力,能夠許給年輕學子們更美好的未來。

來賓:王立昇博士,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國教行動聯盟創始人之一、前理事長,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長,前北一女丶中山丶成功高中家長會長。著有《為美好生活的教育一教改往那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