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播出節目
  

20210724 黃介正當過去五年,「雞蛋都放同一籃子」,兩大之間已選邊的我政府,逢美國副國務卿薛曼(Wendy Sherman)7/25展開訪中行程,華府與北京這場高層「面對面」接觸,如何牽動美中台關係?在我們專訪中,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指出,拜登對兩岸與對中政策「回歸基本面,即美國與台灣是非官方關係,維持強勁的經濟、文化、科技、軍售等非官方交流」;黃介正解釋,首先,正如美國亞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明確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所以,拜登是回歸柯林頓1988年「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獨,不支持一中一台、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灣參加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

〈關於台海的和平與穩定?美國最在乎的其實是…〉

「美國對我們所作一切,都為美國利益」,黃介正直指核心。

 那麼,台灣位於戰略要津,若大陸犯台,則美國必馳援?不必當兵、不增國防預算、不徵兵制,美日聯軍會來替我們打解放軍?黃介正直言,讓事實來說話,2014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三天內收攤、美國連開會都來不及還遑論出手;2019年美國背棄庫德族撤兵,背叛了曾幫助美國攻伊斯蘭國(IS)的戰士;七月上旬在阿富汗更是一夜之間走光,對於20年來「在地盟軍」阿富汗政府軍,不告而別。

黃介正再來盤整了近三任美國總統道:歐巴馬除了「Yes,We can」,還有一個重要政見是,從伊拉克將我們的孩子帶回來,這個撤軍的宣示,席捲年輕人支持他;川普卸任的演講中列為最重要成就之一竟是,作為美國近代史以來唯一沒發動海外戰爭的總統; 拜登更不用講,海地總統遇刺身亡舉國震盪,其政府請求美國出兵保護,拜登說我不派兵。

黃介正再回顧了美台歷史而指出,當中華民國對日抗戰,連續苦撐四年,因珍珠港事變才出手幫忙;國民政府來台之後,若沒有1949年10月古寧頭大捷,美國不一定理會風中殘燭的台灣;即使1954年起已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八二三金門炮戰挨打的,仍都是我國海軍、不是美軍搶灘來運送物資;上述都直指,美國幫助中華民國,永遠是我們已經付出慘痛代價、卻仍沒敗亡,才會來。

〈美國要的兩岸關係是….〉

「兩岸不能好、但又不能打,才符合美國利益」,黃介正斂眉正色指出,「不過,當美國認定台灣是製造不穩定的源頭,就會壓制台灣」,他解釋,基於這點,台灣要看清楚,阿扁時代是大陸和台灣雙邊都製造問題,逼使美國指出陳前總統是「麻煩製造者」,小布希總統甚至動氣道出不雅文字,另一方面來看,若美國認為製造麻煩是大陸,就會扶植台灣。

但,台灣有我們的主權思考,黃介正以敏感熱點南海議題來說明, 美國在南海有其認定的利益,因此會希望台灣與大陸在南海的主權主張要脫鉤,所以美國雖沒希望我們撤離太平島、但要求將能見度降到最低最好,因此,陳前總統一直到卸任前才搭乘C-130飛太平島,而馬總統連任後就想去太平島,其學法律並且論文是我國海洋權益之主張,所以,非常希望去,總統親臨則主權就不言自喻的強化,但,美國給他很大壓力,所以是遲遲到最後卸任前,才前往。

〈美國對中三面向:競爭、合作、敵對〉

川規拜隨,美中之戰仍延燒?黃介正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所說的話來總括互動三面向,「該競爭時要競爭,可合作時合作,如果一定要敵對就敵對」。黃介正點破迷思,美中強權競爭或脫鉤,不會展現在貿易上,因為他們是世界前兩大,可是,科技上脫鉤、競爭、甚至對抗,是必然的;所以,具體而言,該合作的地方合作,例如糧食、民生、普及性電子產品如iPhone、汽車,這不會受限制,但是,「通訊、航天技術、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可就敵對到底了!

黃介正指出,美國從來都會把第二名當成敵人,1970年代第二名是日本,然而其政治與軍事就好像美國的小弟,後來被廣場協議給推入「失落的二十年」;再之後,美國的第二名,蘇聯,只有軍事強盛,最後下場是解體,因此,目前碰上大陸,是前所未有的第二名,「經濟、軍事、文化等,都形成對美的系統結構性挑戰」!

黃介正於專訪最後語重心長指出,台灣就算一面倒向美國,也要有格調,而與大陸不論嫌隙有多深、都別忘了距離只有70海浬,所以處理好「兩大」的關係,不論多困難都不要放棄!

【2021/7/27發佈,文摘整理自2021/7/22首播的《英雄出少年》,由陳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