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Multithumb found errors on this page: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images/0彭修文作品專輯Ι.jpg'
There was a problem loading image 'images/0彭修文作品專輯Ι.jpg'

0彭修文作品專輯Ι

在2018-1-25(四)節目中,將介紹彭修文改編輯與創作的多首作品《豐收鑼鼓》、《瑤族舞曲》、《翻身的日子》、《阿細跳月》、《紫竹調》、《青松嶺》、《彩雲追月》、《花好月圓》。

《豐收鑼鼓》是獨有的打擊樂曲種。發源于明光市潘村鎮紫陽南劉莊一帶,是流行於皖蘇兩省,明光、五河、盱眙、泗洪四縣的一種民間打擊樂的藝術形式。豐收鑼鼓在當地民間孕育而生並繁衍發展。明末清初,“豐收鑼鼓”(小五番)的第一代傳承人程開學的父親在民間小戲班做鼓樂手,由於戰亂回家務農,又逢荒災。他就帶上家人,手持鑼鼓沿途乞討渡日。戰亂荒災過後,回到故里,開始整理鼓譜,並行成了起初的“豐收鑼鼓”(小五番)。

《瑤族舞曲》該曲先由劉鐵山有感於粵北瑤族同胞載歌載舞歡慶節日場面,以當地傳統歌舞鼓樂為素材創作了《瑤族長鼓舞歌》,後由茅沅將該曲的部分主題改編為管弦樂,最終完成了這首中國管弦樂作品中的奇葩。現在被選入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音樂》中。

《翻身的日子》朱踐耳作於1952年。原是大型紀錄片《偉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由中西混合樂隊演奏。後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結構短小,風趣生動,是一首廣泛流傳的民樂合奏曲。

《阿細跳月》是彝族阿細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阿細跳月阿細語稱“嘎斯比”,即“歡樂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細跳月”。阿細跳月也稱“阿西跳月”、“跳樂”。自稱“阿細”、“撒尼”的彝族民間傳統舞蹈。它發源於雲南省彌勒市西三阿細人聚集區,流行於雲南彌勒石林瀘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娛樂形式。男舞者彈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著節拍與男對舞。或者牽手圍圈,左右擺動,拍掌踹腳,旋轉而舞。為彝族撒尼人和阿細人的民間舞蹈之一。

《彩雲追月》早見於清代,系著名的粵音曲譜,其風格輕快獨特,描寫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鬆寫意,彰顯了典型的廣東民間音樂風格。李鴻章任兩廣總督時曾將此曲抄送大內演奏。

任光聶耳為百代國樂隊寫了一批民族管弦樂曲灌制唱片,《彩雲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以管弦樂重新編曲的優秀作品,成曲於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據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的樂隊編制重新配器。樂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進,豎笛、二胡的輪番演奏,彈撥樂器的輕巧節奏,低音樂器的撥弦和吊鈸的空曠音色,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將軍令》此次介紹的屬於弦索將軍令,取材於琵琶曲將軍令,常用四連音的表演形式,表現深沉肅穆,有情有景,像是行軍中的軍隊。

《花好月圓》這是黃貽鈞先生於三十年代寫的一首民樂曲,於1956年由彭修文先生擴充了序奏,將變奏改編為合奏形式,使得樂曲更加生動活潑。

needsRADIO全球廣播網《陽明春曉》(郭以芯主持)

首播台北時間:週四20:00(晚間)
重播台北時間:週五06:00(上午)/週日09:00(上午)/週日21:00(晚間)
(非台灣地區聽眾,需換算至當地時區時間收聽。)

收聽方式:

1.電腦網路收聽:

needsradio首頁點下去,再點選onair,即可收聽節目。

電腦網路收聽捷徑: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1060

2.手機收聽:

下載「HiNethichannel廣播」app→下載安裝後,搜尋「needsRADIO」,即可收聽

3.中華電信MOD機上盒收聽:

MOD首頁選「音樂廳」→「廣播」→「生活類」,選「needs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