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教授,台大外文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台大外文系,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開啟教授中國現代小說與戲劇課程,後轉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及文學;研究所近年回歸哈佛任講座教授;曾入選為台灣中研院最年輕的院士,復旦大學長江學者。
哈佛大學雖是海外漢學的重鎮,但也是在十八世紀末期才開始有中國語文課,到1920年始有文學及歷史研究。王德威是首先開設現代中國文學課的學者,但以西方的定義,當時己經處在「後現代」時期了。隨著授課他出版了中文著作《被壓抑的現代性》、《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對現代性與現代意識,作了清楚的闡述:中國的現代文學的開始於19世紀甲午戰後,有識之士尋求一套新的言談媒介,來書寫出國家社會之事,當時有嚴復及梁啟超力倡再造人心的文學,之後五四時期陳獨秀提出文學革命論,宣傳針對國民的、社會的寫實文學,周作人倡「人的文學」、茅盾推自然主義小說……當時的作家非常關注人與國家社會的關係,他們迫不及待要切斷傳統的聯繫,激進的思維往往受到社會的抗拒。
這代的文人認真琢磨新的語言──白話文,並且引用西方寫實主義的技巧及敘述方法,如特寫、諷刺、抒情等,但基本還是「文以載道」的模式,其實就是類似歐洲現實主義文學,毛澤東的1942年延安談話,更赤裸裸地定調文學是為政治服務的。這是現代中國文學的一個面向:作品對個人與社會要有「好」的影響,其功利的目的與西方標榜的現代意識極為不同。
時間來到1960年代台灣的「現代文學」風潮,許多年輕作家接觸到西方作品的寫作技巧及思維特徵,文壇充斥著實驗作品及多元的創作活力,到了80年代間接啟發了改革開放期的大陸作家如莫言、韓少功等。農鄉出身而受學校教育的作家代表人莫言,他繼承早期魯迅等的人道精神,小説中常寫知識份子與農民間的隔閡,文字看似對城郷差距的批判反諷,但實則滿藏著悲憫及令人心痛的吶喊,無怪乎終能跨越語言博得世人共情,而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殊榮。
王德威勤於寫耕,主要作品為文學批評論著,他編選不同時期的小說菁華,研究的跨度自晚清,民國時期直至跨世紀後的作品,遍及兩岸三地及海外作家都有涉獵,他以文學理論公允客觀地點評,更難能可貴地,他在著作中也誠實地記錄了所目睹文學批評界的一些怪現狀。
大家都公認王德威為人謙和重禮,雖然平日授課寫作十分忙碌,個性溫暖的他卻總不吝出手協助朋友。或許是篤信「君子和而不同」,他曾在著作中提出一些海外學者同事師承西方,滿有「理論的身段」而欠缺理論與文學研究真正的互動,成了唯西洋理論是尚、挾洋自重的「理論買辦」。他警惕彼此:西洋文學理論是學習而得,並非一己發明,如果時時以西方理論的高姿態睥睨同行,批評中國文學如何如何,則與「齊人之嗟來之食」無異了。
2017年春,王德威主編「新編現代中國文學史」英文版在美國上市,這是哈佛大學出版的國家文學史系列之一,自1989年開始,哈佛己完成了法國、德國、及美國文學史的問市。在這本巨著中,他嘗試調整撰寫文學史的方式,加入新的理論架構及詮釋方法,並邀請143位作者共襄盛舉,其中由王安憶、哈金、余華、莫言等以文學創作方式書寫,使這本巨著除了歴史更帶文學性。
王德威以為五四時代是把文學當成一個神聖的崇高的文化實踐,但這個典範的意義己逐漸的解構,現代作品很少能享受到五四那殿堂似的榮耀。但以他以文學批評者來看,當代文學的精彩作品與五四作相較,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幸能畢生沈浸在中國文學無邊的繁華之中,他願保持清醒而警覺的研究視角,寫出好的學術著作,王德威笑説:這算是自己能勝任的「文化參與」!
※來賓張鳳: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也為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總會副會長、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主持人。著有新華暢銷書哈佛思想系列:《哈佛問學30 年》《哈佛問學錄》《域外著名華文女作家散文自選集 - 哈佛采微》等散文獲首獎作品。持續應名校邀請,包括北大、 復旦、臺清交師大等等,在中港臺歐美演講。主持過百餘文化會議。曾任職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25 年。
※圖說:張鳳與王教授。(張鳳提供)
….
※播出對照表:
4/12 趙元任與趙如蘭、4/19 杜維明、4/26 李歐梵、5/3 張光直、5/10王德威、5/17孫康宜、5/24夏志清、5/31張愛玲、6/7葉嘉瑩、6/14吳訥孫(鹿橋)
(集集精彩、若有錯過任一集,歡迎來信、將建置「隨選隨聽專區」)
※本集播出時間:
*(中原標準時間) 5/10(二)21:00、5/11(三)07:00、5/14(六)18:00、5/15(日)10:00
*(美東時間) 5/10(二)9:00、5/10(二)19:00、5/14(六)6:00、5/14(六)22:00
(請全球聽眾換算當地時間收聽)
※收聽方式:
請網搜「needs RADIO」,進入官網後點選黑色播音面板,即可線上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