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375

needslides

現在播出節目
  
20250728健康大數據
來賓:童怡靖醫師/李佩靜衛教師/林子瑄營養師/糖友 宥蓉小姐
試想一個情境,您或家人親友在”兩歲半”時確診”第一型糖尿病”,而現在27歲。他生病以來為了測血糖和打胰島素,這輩子已經扎了多少針?
未來需要”終生”依賴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怎麼辦?
太高興了!今天是我主持”健康大數據”以來,來賓陣容最堅強最完整的一次,有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和需要時時刻刻監測血糖的糖友共4位,內容保證精彩!

 

糖尿病主要分三類型: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另外還有.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Google AI摘要…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成因: 免疫系統攻擊並破壞胰臟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身體缺乏或完全沒有胰島素。
特徵: 多在年輕時發病(30歲以下),通常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問題或環境因素有關。
治療: 通常需要”終生”依賴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
今天節目採訪來賓 童怡靖醫師+李佩靜衛教師+林子瑄營養師+糖友宥蓉小姐,他們的分享將告訴我們,第一型糖尿病友如何與優秀的醫療團隊合作,經歷過所有人工輸注的傳統治療法,從不相信且極度排斥到現在裝配整套”連續性”科技控制設備,已使用快一年的經歷。
1.童怡靖醫師簡要介紹第一型糖尿病及目前台灣的科技療法。童醫師提到受訪糖友使用的療法: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
2. 訪問糖友 宥蓉的分享:她被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的經歷。
• 初期症狀和診斷過程。
• 診斷後的心理和生活上的變化。
3. 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的使用
• 請宥蓉介紹她使用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的原因。
• 為什麼選擇這種療法?
• 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和效果。
• 對生活品質以及周遭家人的影響。
4. 童怡靖醫師的專業見解
• 請童怡靖醫師解釋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的原理和優勢。
• 這種療法的科學基礎。
• 適用的患者群體。
• 對患者健康的長期影響。
5. 李佩靜衛教師的支持角色
• 李佩靜衛教師分享她在支持宥蓉過程中的角色。
• 提供的教育和心理支持。
• 如何幫助患者適應新療法。
6. 林子瑄營養師的營養指導
• 林子瑄營養師介紹她在宥蓉治療過程中的營養指導。
•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
• 如何配合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進行飲食調整。
7. 照護支持性與其他問題:糖友 宥蓉分享她對於整體照護支持性的感受(包含醫護團隊與親人支持)。
最後我請教童醫師、李衛教師、林營養師分享一些控糖小訣竅給糖友/糖友家屬們,讓糖友們可以更自在、舒適的控制血糖。
我們今天透過 童怡靖醫師+李佩靜衛教師+林子瑄營養師+糖友宥蓉小姐,聽友更多認識一點” 第一型糖尿病” 與連續性血糖監測CGM+連續性皮下胰島素注射,提升了您的健康識能。
歡迎收聽王勇堯主持的《健康大數據》
來賓:童怡靖醫師+李佩靜衛教師+林子瑄營養師+糖友 宥蓉小姐
童怡靖醫師
現職: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
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教學副主任
台大小兒部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
台大兒童醫院兒童糖尿病共同照護團隊負責人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兒童內分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研修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青少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兒童內分泌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佩靜衛教師:在第一線照顧糖尿病兒童多年,不只是疾病教育的推手,更是情緒支持的重要依靠。
林子瑄營養師: 主要負責兒童營養諮詢,專門照顧兒童糖尿病病友,熟悉各種治療階段的飲食營養需求,協助個案調整飲食,讓孩子們不再害怕吃東西,學會如何正確吃、聰明吃。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健康大數據》(王勇堯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18:00(晩間)
重播週二05:00(凌晨)/重播週六13:00(下午)/重播週日22:00(晚間)
(非台灣地區聽眾,需換算至當地時區時間收聽。)
needs RADIO全球廣播網收聽方式
1.手機收聽可到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下載 ”needs MEDIA” APP
2.電台官網 http://www.needsradio.org.tw →點選黑色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