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非洲紀行》是王伊妮的旅遊手記,她的遊記散文見聞內容充滿細膩畫面,文章深具真摯感及知性思維。《非洲紀行》2017年9月4日至9月15日的每週一至週五,於NEEDS網訊的專欄首刊,預計刊出十篇連載遊記散文〉
第五日2017年7月19日
躺在納瓦夏莊園舒適的床上,這一夜我們有了甜美的休整。納瓦夏是《出走非洲》Out of Africa 一片的拍攝地,幻想你是Robert Redford 或是Meryl Streep 吧!
拂曉黎明前無聲地在英式茶室外集合出發,清晨薄霧中我們穿過偌大庭園,來到納瓦夏湖的渡口,昨晚河馬來拜訪了嗎?沒發出聲響呢,即使來了,大家也都在夢郷中!靜靜的湖面上浮著清淡如煙的水氣,好像後現代風格的黑白相片,湖中若干枯木,滿有畫家達利的狂放筆觸。
在其他小船跟上來之前,我己照了一些意境非常的相片,我自稱這是得奬作品Award- winning pictures,被同船的家人訕笑説我是自己給自己頒奬,感覺良好!一片笑聲在空靈的空氣中,穿透力似乎特別強,其他船的朋友全好奇望過來,笑什麽?看到什麼?這麼些小船聚在一起後,他們一定看不到我們之前所拍的後現代畫面。
船夫駛向湖心,遇見了一艘撒網抓魚的小船,他停了下來和對方議價,買了三條小魚,我心想,好一個顧家的男人,居然清晨出來跑一趟活的當口,還捎帶幾條魚給家裏,頗有上海男子的賢慧,我要求他舉著魚供我們拍照,才注意到他頭上紮著小辮,帶一頂花色帽子,還蠻有型的。
接著我們的船見到了一群鵜鶘,我開始發現他是個優秀的船夫,因他一定會替我們調整到面光的位置。繼續前行,來到另一個岸邊,他撐著長竿把小船擱上陸地,並且跳上岸抓來一根似盧葦的桿子,不知作什麼?我們再度是第一船到達,他指點我們找到了樹梢上的大鷹,又是個面光的良好角度,當然少不得一片哢嚓哢嚓。
當他撐篙退出這片溼地的時候,別的船跟進來拍照,他往湖心駛去200米,停住,招呼我們注意,他亮了亮一條小魚,這小魚口中插了一段他剛才摘下的空心葦桿,船夫一聲呼哨,然後奮力把魚往湖心擲去,我們見到鷹全速俯衝下來,才明白魚不是帶給他家人吃的,趕快趕快拍啊!我們原本是拍鷹的振翅高飛,看淸了相片,才知道大鷹的腳爪中還捎帶了這條魚,而當然光線又是完全正確,這時候還有什麼不足,就是怨嘆自己的相機不夠好了!
等到第二條魚拋完,別的船也聞風趕到,他為了照顧大家又丟下第三條魚,結果這鷹反應較差,一次沒叼著,飛走了。船夫便去水面找回魚,原來插葦桿的原因在這裏,要讓魚浮在水面,讓鷹可以輕易地抓魚,也便於錯失目標的鷹或者攝影人有第二次機會!
船回岸上,大夥都笑逐顏開,為這個超值服務大聲讚好,並且快樂打賞,因為多多少少每個人的懷裏都有幾張可以得奬的作品了!
有人説,出名攝影師不過是設備好,手腳快,重要的是還得要有好導演,這納瓦夏的船夫叫Paul Ngure 0720261617,下次來納瓦夏湖找他吧!
〈編按:作者王伊妮,needs RADIO《更好的你》節目製作主持人。政大新聞系畢業,美國傳播碩士後轉修財務會計專業,為美國註冊會計師,曽任數個跨國集團公司中國區財務總監多年。她以全球化及國際化的思維,持續關懷華人社會及台灣本地各類社會丶政經及兩性教育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