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宏彬(埔里基督教醫院 行政副院長) 2017-07-19
(照片:本中心資料照,與文中內容無直接關聯)
(編按:老不起、病不得的台灣?林口長庚至少30張「醫師辭職書」,無論院方使其生效與否,燒出李石增成董座王瑞慧「代罪羔羊」的高層鬥爭疑雲,而柯P「急診老虧錢,這只冰山一角」,更挑動台灣社會「不願面對真相」-- 健保二十年、血汗醫護、五大皆空、擠爆的急診室-- 醫院是國民健康的堅固磐石?或是白色巨塔?)
醫療産業絕非營利事業,是普世的價值,扣上單純以利潤為考量的醫管大帽,實非台灣目前任何一家醫院經營的唯一準則,然而,在追求品質的大旗之下,持續尋求有效的方法,也是我們醫管專業人員面對所有事務的態度。
若是回到醫師與醫院,是「夥伴關係」或「僱傭關係」來看,此一事件的發生是偏向那種呢?可見「醫管」與「醫療」,本是種動態平衡的共識。
再回到尊重專業的訴求下,全民健保的支付與保費政策,是否可以容許尊重專業背後的代價?此一事件最後燒出的是什麼,還要看火勢是否侷限在台灣醫界内。
急診没有利潤,長庚知道很多年了,還有其他科也是一様!醫院經營困難,是全台在健保制度下的現象,故致使醫學中心愈來愈多、愈來愈大,此點政府也祭出限制全台醫學中心的家數规定,所以,才有所謂「凖醫學中心」的出现。醫師此次集體行為的反應,在中小型醫院也常上演,但我相信,絕不是虧損、裁員、或不尊重專業所造成,那本就是市場機制產生的移動,我想在各種産業也是自然的現象。長庚的紅線絕不會是虧損,我認為事件的真相,應不是社會大衆所看到的發展而已,只是長庚採取了以大局為重的決策,畢竟太多的人是無辜的。而我們教會醫院,有 神的祝福,基督徒的選擇,多了超越巿場機制的價值。
另一方面,網媒的力量再次證明「先説先贏」的潛規則,訓練大家不經事實查證思考,就得快速反應,否則就錯失爭取自身優勢的機會了。而這造成了「長庚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的影響,使得真正需要嚴肅以對的討論,例如:台灣有可以加税、加保费的前景嗎?台灣人民要享有好的醫療、好的長照,前提是什麼?這些問題,反倒被聳動的是非爭議所取代了!
在素有寶島美譽的台灣,如今,置於每一位民眾眼前的,除了「共識」、「例休」、「前瞻」這些麻煩之外,看來還有更多「不願面對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