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整理自needs RADIO於12/1 & 12/8首播《知心人語》,由王伊妮撰寫)
如果您想知道台灣的媒體傳播事業是如何由上世紀五十年代走到今天的,林東泰教授無疑是最佳的響導,因為每一波的變革,他都是站在浪尖上的見證者!
不僅作為見證人,林東泰更是以學界專家、傳播教育者的身份,受邀參與國家最高層級的產官學界研議,對每一次「新生事物」相關的業務引進、治理標準、配套政策及社會影響等,提出專業的研究及建言。
林東泰在學界所擁有的完整資歷令人稱羡。他在美國獲得大眾傳播學博士後,回國到母校台灣師範大學任教,三十年之間先後由大傳系所主任、社科院長、直至師大副校長。
但和坐在象牙塔中的學者不同的,他參與了傳媒大時代的風起雲湧。作客本節目中,林教授笑稱自己是「白頭宮人話當年」,帶著聽衆們回顧每個重要的時代轉折和新發展:
1,戒嚴報禁解除
台灣自1950年開始實施戒嚴,針對報業有限印丶限證(31 家)、及限張(三大張)之三禁。當1985年社會進行廣泛的討論、中央解禁的準備會議召開無數次,直到1988年1 月1 日,有了8大張的出版。林東泰得意地回憶,他在解禁會議中力倡「限印」的解放,得到最終的成功,從此全省報紙不必只在台北印發,解除了高速公路上大量運報車的絡繹奔馳丶南部讀者晚半日讀報的問題。
2,大學廣設大傳科系
1970年代前原本只有寥寥可數的幾校有新聞科系,但畢業生供過於求、謀職困難,因1988年報業解禁後各校紛紛新設系所,也為日後非平面媒體的需求培植大量人才。當時林教授任師大大傳所主任,也兼任大傳教育協會副理事長。
3,民意調查引進
1980年代台灣與世界進一步的接軌,民意測驗成為國外引進的新技術,不僅應用於商業的市場調查,也為各黨派民意代表選舉提供了有科學根據的「明牌」,更為先前民眾不習慣表達意見的敏感議題,提供了發表的渠道。林東泰連續領銜民意測驗協會共十八年,對民調與台灣政治與時俱進的密切關聯,了然於心。
4,有缐電視開放
隨著1980年代之後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再也不能滿足於老三台放送的有限甚至貧乏的內容。彼時幅員廣大的美國,己然發展出高信號品質的有缐電視技術,電視節目也分流出新聞丶娛樂丶體育丶教育丶財經等的專屬內容。這種分眾頻道的成功,引起了台灣民眾與業者的興趣。
在進入新千禧年的時候,政府部門開始召集產丶官丶學三方審議有缐電視的可行性,林東泰任第一丶二屆委員,對於有缐電視的引進過程知之甚詳。
他直言有缐電視是台灣媒體的「資本主義化」,政府過去對無線台的治理模式完全不再適用。他與其他委員當時期待開放之後,外國各種資訊內容可以大量注入,原本立意是百花盛開,有線電視能夠提供多元化的世界資訊。台灣一直親美,所以美國的節目在當時佔比最高,他笑說簡直就是「文化侵略」,到今天美式價值與思維邏輯依舊深植台灣民眾與執政者心中。
有缐電視開了許多新聞台之後,原期待有各路不同報導,因新聞的本身應該是沒有顏色的,只求能満足民眾知之權利。但是事與願違,因電視新聞製作成本高,在利潤掛帥的有缐電視台,新聞成了許多走馬燈式丶抄襲報紙、或他台的非原製節目,更普遍演化成了新聞「評論」節目,造就了大量的主持人與名嘴,依著電台投資者的政治傾向發聲。在有缐電視的商業導向中,名嘴的言論隨著轉台而變換,既嘩眾取寵又缺乏公信,硬是把政治評論演成了娛樂。
5,公共電視成立
世界上最優秀的廣播電視台如BBC,NHK,PBS及NPR,都是公共非營利組織。台灣許多賦有理想的新聞學者及工作者皆倡議台灣需要一個公共電視台,而民衆也在看盡了有缐電視的嗜血競逐之後,需要一個「清流」的選項。
談起了公視,林東泰不禁搖頭興嘆丶一臉傷心惋惜。他曾擔任公視基金會第一丶二屆的董事,當初公視最積極的擁躉者是張繼高,呼籲了十八年,苦守寒窯最終等來了什麼?政府的支持並不積極。1998年開台時,政府原承諾每年納稅捐贈十億,但預算將逐年減少,由民眾的捐款補強。因此募款成為每年公視的行銷大戲。在政黨輪替時,公視更成了各方爭搶的禁臠。但是林東泰欣慰地説,即便是如此艱難,公視同仁常有佳作呈現實在不容易。
(筆者附言:我台needs RADIO,十年未收政府一分奧援丶不播一秒廣告,僅憑公眾小額捐款及幾十位義務製播人,作出7~24小時的優質節目,也真是難能可貴!)
6,NCC的創設及爭議
林教授是2006年成立的NCC國家通傳委員第一屆委員。這個行政院的獨立機關,依美國FCC的雛形設立,立意良好但在台灣水土不服,時常引發爭議。
NCC當初是因WTO敦促而成局,由立法院各黨委員比例產生各黨可推舉委員人數,委員之間再互推主委。在台灣藍綠政治對立的惡鬥當中,行政院與其所屬機關(交通部、新聞局)和獨立機關 (NCC)之間,彼此互不信任,難以協調,不斷出現紛擾窒礙。NCC 之為獨立機關實在是一挑戰憲政的課題,時常得請出大法官釋憲。每當NCC作出任何裁決引發爭議,其中少不了有委員因個別政黨或集團利益,挾私抗爭的身影。
林東泰特別提到NCC歷年至少達成了一項基本法的任務,便是「鼓勵新發展的通訊傳播科技」。因此許多新生事物如MOD,3G、4G,都在NCC委員手中審批過關,當然各財團競逐手段厲害,但委員都是獨立思考且秉持良知,即便是通過的案件,委員亦可交付不同意見書存查,留待歷史公評。
林東泰退休後依舊在師大任教,更活躍於卓越新聞奬基金會,每年擔任評委,選出值得表揚的作品。我問他心目中最優秀的新聞人或媒體當如何?
他以今年新聞志業特殊貢獻奬得主王健壯的事蹟回答了我:始終以公正客觀、不私不盲為基本要求,不管任何政黨執政,始終堅持站在批判立場,始終堅持憲政、民主、法治、人權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