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戰後荒蕪裡復甦更生,當時流行樂及電影音樂首屈一指的大師中,作曲家周藍萍實為代表;〈綠島小夜曲〉、〈願嫁漢家郎〉、〈家在山那邊〉、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音樂,首首雅俗共賞,甚至揉合了懷念中國故土、又眷戀台灣的「他鄉作故鄉」之情。
這集的「知心人」,是曾任台灣大學音樂所教授暨所長、亦開國內風氣之先而肩負台大首屆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重任、如今借調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訪談中,我們或談其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或憶其先人沈葆楨、或談台灣的英語教育史縮影──她,是沈冬教授。
〈魂縈舊夢:周藍萍與其風靡全台的創作〉
1963年,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席捲全台,主角暨演唱人凌波來台,旋風般使台北萬人空巷,而被港媒戲稱「台北狂人城」。而電影播映從一般的兩周加映成兩個月,下片隔天,片商還登道歉啟示言道,此舉乃情非得已、因還要拿片子到台北之外的城市播映,這,顯然突破了當時中西片的票房紀錄!綜合導演李翰祥語,周藍萍的梁祝乃「南腔北調、成就『離經叛道』」,這所指並非驚世駭俗、而是創新作「傳統戲曲現代化」!
梁祝中的黃梅調,於此成了台灣人「第一堂音樂課」、「第一堂國文課」!
不只家長們生活中部分交談都吟黃梅調對唱,連跟在腳邊的小娃所哼唱的,都從兒歌提升檔次為黃梅調。
還有〈綠島小夜曲〉、〈願嫁漢家郎〉、〈家在山那邊〉,沈冬談起了如此盛況、但對年輕世代而言有些陌生的流行作品,都來自一代宗師周藍萍,在那大江大海年代,周孑然一身來台,而其作品傳遍大街小巷、膾炙人口,在那二十年期間,燃燒生命式、去拼命創作!
〈綠島小夜曲〉,這綠島指台灣而非綠島,台灣四季如春,對九死一生逃難來台的人而言,翠綠,是謳歌重獲新生,而且這是首情歌,有機會相戀相守,這種現今以為平凡的,對逃難而來的人,卻是份近乎奢侈的幸福代名詞!
〈家在山那邊〉,沈冬戲稱她有著「前世今生,總共三代」。《松花江上》可謂其前世,在抗日救亡時鼓舞無數人心,但國府播遷來台後此歌被禁,而後,周藍萍將其前奏改編至此曲,並賦予新精神,寄託了思鄉,一時紅遍大街小巷;到了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八九民運之時,香港主辦戶外馬拉松式音樂會,當時亞洲社會最負盛名的鄧麗君,決定聲援學生,就唱這首歌,但其唱腔溫婉無比、跟原唱慷慨激昂截然不同,仿若家是如雞蛋一般易碎,而當中的家、即指民主的盼望;沈冬言至此,輕嘆道,三代人都在找家,找到了嗎?
〈繼往開來:沈葆楨,治理者的專業叫作良心〉
沈冬作為沈葆禎嫡傳後人,她在沒預期主持人會問這題之下,給接招了,初供貴於誠;她表示,沈葆楨同榜的進士,是李鴻章、與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外交使節郭嵩燾,自1860年到1870年牡丹社事件而日人登陸屏東,沈以欽差大臣奉派到台灣,實行了一連串現代化的作為:鐵路、電力、架橋鋪路等,具國際觀而重視台灣的戰略位置,因此建立億載金城砲台城堡,以機器開採北部的煤礦、並主張貿易輸出,建立台北城、宜蘭縣、新竹縣等,廢止了禁止渡台令以促兩岸交流,更促進平地與山地間的交流;回大陸後,擔任船政大臣,替陸軍立國的朝廷建立了現代化的海軍,台灣當時第一張有經緯度的地圖,就是由其學生所繪製!無奈甲午戰爭時,是由「一個班對抗一個先進國家」,全軍覆沒……
曾有中山大學的教授著作,驚嘆在那個還沒MBA這等管理科學的年代,沈葆楨處處顯露其現代化觀念治理奇才。
〈開創新局:台大的「外交部長」〉
沈冬開玩笑說,沈氏DNA果然在自己血液中,造就其外交拓展之略!她憶及昔日肩負台灣大學第一位國際長,在其任內,心心念念的是,讓台灣大學與世界知名的牛津、哈佛等校,揖讓進退、平起平坐。
原本,國際事務處的前身為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是替校長與各院長促成國際交流的行政系統,後轉型服務全台大學生,主要業務之一就是締結姐妹校、送學生前往交換生,當時六年期間簽署了一、兩百個姐妹校,多為歐盟強國,達成「全校1/3學生有海外讀書經驗」;而爭取以台大的實惠學費,成為高物價他國交換生的考試,相當公平也極度競爭,比序比到小數點第二位!沈冬說,當時收到不計其數的推薦信,來自五院院長有之、各立委諸公有之,但,都仍以公平的考試,作唯一依歸。
沈冬幾乎將一半心力全投注於此,另外一半,當然是歡迎國際優秀學生來台大交換,她甚至在國外訪問時,遇過友校的接待人跑來「認親」,「我是在妳任國際長時到台大交換的」!
自2005年起,也引領了全台風潮、使其他學校群起效法紛紛成立國際處。
〈英語教育縮影: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七十周年〉
民國40年成立至今,已70年矣,初時,專為美援技術協助計畫項下的赴美受訓人員,提供密集英語訓練,有超越半世紀辦理「托福」考試經驗;而後,為我國人自行開創了「外語能力測驗(FLPT)」、「全民英檢(GEPT)」等測驗;近年更開創一套系統,考完後能分析考生的強弱項。
〈「鮭魚」時代,庭訓幾何〉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已開始在台大校園中多處綻放。坐在語言教室裏受訪的沈冬教授,始終神采奕奕丶含笑有如初春的暖陽,談她的音樂研究──周藍萍創作的精緻風華與動人力量,大江大海時代中離鄕人的宿命及悲情。
她在學者生涯外、數次的借調,擔任台大國際長及目前中心執行長的歷程,可以感受到沈冬接過每一頂不同的帽子時,她總全力以赴!看得出沈冬教授是那種不需要被告知丶自己會制定工作計劃與KPI的一類人。主持人提及沈葆禎當年前來台灣,清廷只給了處理牡丹社事件的單一任務,但是沈欽差竞完成了影響台灣深遠的眾多建樹,歴史的今昔世代,似有相似的秉性!
一直微笑的她,此刻歛眉正色道,她絕不敢自比太高祖父,但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辱沒先人名聲而己!
(整理自2021-03-09 & 03-16播出的《知心人語》,由王伊妮、陳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