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4集-美書大姐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6(四)11時首播
「愛的生活家」廣播節目,於10月23日至10月27日週一至週五,進行「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節目,今天週四專訪眷村長者美香大姐,聽她細數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故事,和她一同回顧對岸返鄉尋親踏上故土的記憶。今年是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的第30個年頭。這一重大事件,蘊含民族大義、國家情懷以及人道主義,順應時代潮流、民心歸向的決心與行動,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具有重大的意義,讓我們一同來聽聽她的故事。
needs RADIO & Stars RADIO星蹤之愛
《愛的生活家》(良慧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
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 詳細內容
- 分類: ◎愛的生活家(良慧)/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閱讀全文: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4集-美書大姐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6(四)11時首播
【『鐘鎮宇』的音樂故事】《那一把吉他》2017-10-25(三)首播】
一個來自金門的獨立音樂人,2014年開始製作發行音樂,累積了多張EP及數位單曲,希望持續透過創作與發行更多作品,累積能量與能力,努力成為一線的流行創作歌手。
needs RADIO《那一把吉他》(王翰主持)
首播:週三20:00 (台北時間) 20:00 (晚上八點)
重播:週四06:00 週六下午2:00 週日凌晨 1:00
- 詳細內容
- 分類: 3那一把吉它(王翰)/首播週三20:00/重播週四06:00/週六14:00/週日01:00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3集-董伯伯和董媽媽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5(三)11時首播
今年是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的第30個年頭。這一重大事件,蘊含民族大義、國家情懷以及人道主義,順應時代潮流、民心歸向的決心與行動,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愛的生活家」廣播節目,於10月23日至10月27日週一至週五,進行「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節目,專訪多位眷村長者,今天週三專訪董伯伯和董媽媽,聽他們細數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故事,和他們一同回顧30年前由台灣眷村的家起行,往對岸返鄉尋親踏上故土的記憶。
needs RADIO & Stars RADIO星蹤之愛
《愛的生活家》(良慧主持)
台灣時間
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
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 詳細內容
- 分類: ◎愛的生活家(良慧)/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閱讀全文: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3集-董伯伯和董媽媽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5(三)11時首播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2集-鹿媽媽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4(二)11時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愛的生活家(良慧)/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閱讀全文: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2集-鹿媽媽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4(二)11時首播
【「璀璨追夢」王美幸老師】《畫夢人生》2017-10-16(一)、2017-10-23(一)首播
王美幸老師浸淫繪畫世界超過四十年,舉辦過國內外個展及聯展數十次。專長為油畫、粉彩,畫作以花卉為主力,人物及風景亦甚為傳神,除此之外,王美幸也從事融合玻璃創作。她將油畫中的風格個性融入玻璃創作三次元的表現空間,作品色澤鮮豔飽和,並利用切割角度的變化,製造繽紛多彩的效果,燦爛奪目,高度的流動性與穿透性,更提升了作品的華麗效果。
- 詳細內容
- 分類: 5畫夢人生(廖寧)/首播週五18:00/重播週六05:00/週六16:00/週日05:00
【專訪蔡長雄教授-介紹心韻合唱團年度演唱會】《感動的歌》2017-10-23(一)首播
一個成立了廿七年的合唱團,是由聖樂專家蔡長雄教授帶領、指揮;
「心韻合唱團」除了是一群愛唱歌的人所組成的,
大多團員也是身障朋友,包括指揮蔡老師,
邀您一起來聽他們用生命唱出感動的歌。
更多內容歡迎收聽《感動的歌》專訪蔡長雄教授
收聽方式:needs RADIO網址:www.needsradio.org.tw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感動的歌(阿汾)/首播週一20:00晚間/重播週二06:00/週六11:00/週日20:00
【談運動治療-專訪詹元碩博士】《健康大數據》2017-10-23(一)首播
今天的來賓是詹元碩副教授,談談運動治療、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的基本概念。曾為運動傷害防護員,亦曾為德國 心血管疾病 ,健醫院運動治療師,因身為”運動治療師”與心臟科醫師討論開出的”運動處方”幫病人回到正常生活,也談到健康人與運動選手的運動強度不同,心跳率乳酸代謝最大攝氧量,分享一般人跑馬拉松如何避免”疲勞性骨折”以及中高齡者居家可做運動訓練,包含肌力,有氧,協調平衡反應。
- 詳細內容
- 分類: 1健康大數據(王勇堯)/首播週一18:00/重播週二05:00/週六13:00/週日22:00
【This Land is My Land-流行歌曲中的土地情懷】《就愛Fun音樂》2018-10-23 (一) ~ 2018-10-26(四) 首播
在一個國家的組成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我們常說「有土斯有財」,一個人愛護他自己的家土,正如一個國民愛護自己的國家一樣理所當然,在我們所熟知的中外流行歌曲當中,有許多歌詞或曲名中都有著地名,創作者以此來紀念一塊對他深具意義的土地,因為許多人都相信土地就是上天的賜與,而他們也要用生命去守護他們的家園,正如Andy Williams在《Exodus》中所唱「This Land is My Land」,歡迎收聽念偉主持的《就愛Fun音樂》。
- 詳細內容
- 分類: ◎就愛Fun音樂(念偉)/首播週一至週五15:00下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1:00凌晨
閱讀全文: 【This Land is My Land-流行歌曲中的土地情懷】《就愛Fun音樂》2018-10-23 (一) ~ 2018-10-26(四) 首播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1集-唐爺爺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3(一)11時首播
今年是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的第30個年頭。30年前榮民返鄉探親運動喊出「想家」口號,觸及榮民們心裡最深沈的夢想與遺憾,進一步促使蔣經國總統決定在當年11月2日正式開放返鄉探親,准許登記赴中國大陸探親,結束了海峽兩岸38年的隔絕。兩岸開放探親,這一重大事件,蘊含民族大義、國家情懷以及人道主義,順應時代潮流、民心歸向的決心與行動,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愛的生活家」廣播節目,於10月23日至10月27日週一至週五,進行「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節目,專訪多位眷村長者,與他們一同回顧30年前。由台灣眷村的家起行,往對岸返鄉尋親踏上故土的情景。當年「回家去」的思親歸鄉呼聲,踏上故土擁抱親友的經典瞬間,成為最溫情、最感人的歷史畫面。
- 詳細內容
- 分類: ◎愛的生活家(良慧)/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閱讀全文: 【開放探親30年「眷村起行,對岸尋親」系列-第1集-唐爺爺的故事】《愛的生活家》2017-10-23(一)11時首播
【讓人們眼睛閃亮吧!】《更好的你》2017-10-23(一)首播
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BenjaminZander曾經有一個出名演講,他說自己一生都在努力使人們愛上古典音樂,能夠聽著音樂眼睛就閃亮起來!他更説任何一個身居領導位置者,都應該有使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能力!
讓人們眼睛閃亮?首先是你抓住了人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聽話後有了興趣,満足了大家的身體心靈的需要,給了別人希望與快樂,生活有了安全感⋯如果人能夠回帰孩子的様式,就能為許多的事物眼睛閃亮!
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能夠説服你有相同的願景和夢想,不僅認同他的工作,更願意加入他一齊奮鬥。而我們的主耶穌正是這樣的榜様,他的話語不僅使千人眼睛閃亮,更使瞎子能看見。他的福音改變了所有人的生命!
- 詳細內容
- 分類: 1更好的你(吕麗絲&王伊妮)/首播週一09:00/重播週一17:00/週六15:00/週日00:00
【國寶巡禮 – 認識故宮書畫神品系列-第1集】《大師的腳蹤》2017-10-19(四)首播
本節目系列預計將配合檔期分兩次共五集播出,今天播出第一集。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書畫,屬於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定義的「古物」,意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並依其藝術性的高下,區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和「一般古物」三種等級。截至一○六年七月為止,經指定公告的書畫國寶已有184組件,重要古物更多達352組件。第一集將介紹包括東晉王羲之,宋代徽宗等國寶級且為限展品的珍貴書畫神品。歡迎按時收聽由洪禮明與張怡慶主持的《大師的腳蹤》節目。
- 詳細內容
- 分類: 4大師的腳蹤(洪禮明)/首播週四22:00/重播週五08:00/週六22:00/週日08:00
【台北市立國樂團專訪:松竹梅-鄭思森作品音樂會】《陽明春曉》2017-10-19 (四)首播
鄭思森,作曲家、指揮家。於11歲習琵琶,14歲奪下琵琶演奏一等獎,並保送廣東省汕頭市藝術專科學校,1960年代初到英屬香港,為電影公司編寫配樂,並任教於新亞書院,1967年到新加坡,任新加坡人民劇場華樂團(現今新加坡華樂團)指揮,1972年移民台灣,帶領民辦的第一商標國樂團,並應邀客席指揮台灣多個公民營樂團,同時為蘭陽舞蹈團編寫了大量的民族舞蹈配樂,為跨界結合之先驅。
- 詳細內容
- 分類: 4陽明春曉(郭以芯) 首播/週四 20:00/重播週五06:00/週日09:00 /週日21:00
【祢。使我找到。我(下)— 吳慧慧】《溫柔的力量》2017-10-18(三)首播
吳慧慧Ann,馬來西亞華僑,曾任職於新加坡航空、英國時尚零售品牌Hobbs的行銷經理。Ann從小過著寄人籬下的寄居生活,因為她的媽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無法親自照顧Ann。婚後有了孩子的Ann,因著母親所帶給她的影響,她就期許自己一定要當一個100分的媽媽,於是在不知不覺中用軍事化方式管教孩子,直到她看了心理醫生,才發現她的媽媽從小做出讓Ann害怕與受傷的事,是因為Ann是媽媽心中唯一的愛與牽掛。Ann瞭解到「愛」才是一個母親給孩子的最好方法來源。後來Ann告訴自己以後要當一個愛孩子的媽媽,不要再當一個100分的媽媽。
- 詳細內容
- 分類: 3溫柔的力量(Sandy)/首播週三21:00/重播週四07:00/週日23:00/隔週一07:00
【『洪煒竣』&『張筱萱』的音樂故事】《那一把吉他》2017-10-18(三)首播
『洪煒竣Adam』,未來事 Newstory 樂團吉他手,他仔細感受著城市應該有的起伏與流動,試著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傳達意念使其產生共鳴,把力量放在吉他上,相信彈出來的音符能傳達意念,讓你感同身受!『張筱萱 Summer』,一個弱小卻強韌的身軀,透過歌聲來喚醒另一面真實的自己,有時過分執著、有時毫不畏懼。不太會說話所以用唱的,不太會表達所以寫成歌,透過歌聲來喚醒另一面真實的自己。兩位喜歡寫歌、玩樂團的年輕人,喜歡用音樂來傳達、關心周圍的事情,希望用音樂給身邊的人支撐下去的力量!星期三晚上,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詳細內容
- 分類: 3那一把吉它(王翰)/首播週三20:00/重播週四06:00/週六14:00/週日01:00
【從海洋生物的角度探討海鮮文化和海洋文化-劉虹君博士】《愛的生活家》2017-10-12(二)、2017-10-18(三)首播
海洋生物專家劉虹君博士,今天來和我們從海洋生物的角度,探討海鮮文化和海洋文化。台灣四面環海,應是具有發展海洋文化的條件,您有想過下面的問題嗎?何謂海鮮?海鮮文化的由來? 海洋文化與海鮮文化的關係為何?台灣的海鮮季為何? 什麼是海鮮指南的海洋教育?什麼是具有海洋文化內涵的食魚教育?歡迎收聽良慧主持的《愛的生活家》
- 詳細內容
- 分類: ◎愛的生活家(良慧)/首播週一至週五11:00(上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0:00(凌晨)
閱讀全文: 【從海洋生物的角度探討海鮮文化和海洋文化-劉虹君博士】《愛的生活家》2017-10-12(二)、2017-10-18(三)首播
【愛在心裡手常動,口要開】《家庭學問大》2017-10-18(三)首播
愛在心裡手常動,口要開。現代人流行把愛放在line或微信裡。常常有愛你喔!或是愛心到處送的貼圖!但是就較少針對家裡,家人,兩個需要落實愛的行動。為什麼說家裡跟家人是兩個需要落實的行動呢?因為我們如果愛我們的家,那就得從進門的時候,就開始讓這個家光鮮,亮麗,乾淨,清爽。大部分保持家裡光鮮亮麗乾淨清爽的人,就是媽媽。以前的人都說媽媽就是家管或是管家。總是在家人一個一個回到家以後,隨時把丟東丟西的襪子,衣服,收拾好:這說明有些家人是缺乏愛家的行動。愛家就是:不管任何人回到家,就要把東西放到適當的位置,看到髒亂的地方就隨時整理。要丟棄的東西就順手拿去垃圾桶丟掉。保持家裡的乾淨,舒爽。那就是愛在家裡手常動。
- 詳細內容
- 分類: 3家庭學問大(吕麗絲 )/首播週三09:00/重播週三17:00/週六19:00/週日07:00
【秦火燒不盡的詩書‧法缽罩不住的柔情—張曉風與她的風雅頌(上)】《知心人語》2017-10-17(二)首播
一首動人詩歌,不如一篇張曉風。她筆下的,不只是風雅的藝術、也是芸芸眾生的「開門七件事」、更是人性幽微與人生奧妙。一甲子的物換星移,她始終筆耕不輟,靈感泉源何來? 而相較西方文學界所尊的「小說」與「戲劇」,她為什麼獨衷也獨尊「散文」?歡迎收聽《知心人語》,聽聽張曉風老師和大家聊聊她的心底話~
needs RADIO《知心人語》(陳瑋主持)
●首播:10/17(二)21:00
●重播:10/18(三)7:00 & 10/21(六)23:00 &10/22(日)10:00
- 詳細內容
- 分類: 2知心人語(陳瑋)/首播週二21:00/重播週三07:00/週六23:00/週日10:00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走馬請諸葛」】《戲說燈晚兒》2017-10-17(二)22時首播
- 詳細內容
- 分類: 2戲說燈晚兒(朱錦榮)/首播週二22:00 /重播週三08:00 /週日03:00/週日18:00
【穿越千年生活寶典就在身邊】《天地為師》2017-10-17(二)首播
它,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它,是穿越千年的中華習俗、務農指南、生活寶典;它更是中華民族和天地打交道的智慧結晶。暴雨、酷暑、霜降、陰晴不定?通通免驚!養生進補、夏耘秋收、張燈結綵、千里嬋娟?通通看它!它,正是「二十四節氣」!
老天鵝真有這麼神奇?!歡迎收聽《天地為師》!
●首播:10/17(二)18:00
●重播:10/18(三)5:00 & 10/21(六)10:00 & 10/22(日)2:00
※照片:二十四節氣設計圖 byCinyee Chiu
(https://www.behance.net/…/The-24-Solar-Terms-Character-Desi…)
- 詳細內容
- 分類: 2天地為師(中書&小瑋)/首播週二18:00/重播週三05:00/週六10:00/週日14:00
【《畫龍點睛》2017-10-16(一)至10-20(五)首播】
《畫龍點睛》是介紹成語故事的節目。本週要介紹的成語故事是:「罄竹難書」、「慘綠少年」、「噤若寒蟬」、「口中雌黃」、「柳暗花明」。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中國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成語。它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中性的意義、貶義和褒義。歡迎收聽廖寧主持的《畫龍點睛》。
- 詳細內容
- 分類: ◎畫龍點睛(廖寧)/首播週一至週五16:00下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3:00凌晨
【《畫龍點睛》2017-10-16(一)至10-20(五)首播】
《畫龍點睛》是介紹成語故事的節目。本週要介紹的成語故事是:「罄竹難書」、「慘綠少年」、「噤若寒蟬」、「口中雌黃」、「柳暗花明」。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中國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成語。它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中性的意義、貶義和褒義。歡迎收聽廖寧主持的《畫龍點睛》。
- 詳細內容
- 分類: ◎畫龍點睛(廖寧)/首播週一至週五16:00下午/重播週二至週六03:00凌晨
錯過播出怎麼辦?
節目首播後,在一週內會有數次重播時段。
重播時段請至節目表查詢(台灣時間,聽友請留心收聽時段)。
若錯過當週的重播時間,仍想收聽,可寫信至電台。
聽節目有什麼想法,想和主持人聯絡,可寫信至電台
登錄區
needs RADIO收聽方式
needs RADIO收聽方式(2022年10月新版)
- 手機收聽可下載「myTuner」App→點選右下方「搜尋」→輸入「needs RADIO」
- 電台官網 https://www.needsradio.org.tw/ →點選黑色播放器
搜尋
在這裡
在這裡,你可以遇見所有想遇見的人,
在這裡,你可以聽見所有想聽見的聲音~ needs RADIO
【聯絡我們】
電子信箱:needsradio@gmail.com
地址:八里賢三街168巷2號
電話:02-2610-1799
傳真:02-2610-1798
捐款帳號:
國泰世華銀行(013) 安和分行
帳號:02703-50029-58 (共12碼)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華美媒體傳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