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7 11:58 (「觀點新聞」記者 林季瑩採訪報導)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越來越多,除了要加強注意衛生,及進出公共場所時要佩戴口罩之外,我們也需要具備一些生活常識,才能夠應對及消化日常千變萬化的資訊。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複習一下小學課程中,學過的健康教育內容。
經常有人細菌、病毒,傻傻分不清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首先,細菌與病毒的最大分別,就在於細菌被學術界定義為生物,能夠自己生長、運動、繁殖;而病毒則在生物學家眼中,並不屬於「生命」,也不能算是「生物」,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是由DNA、RNA和蛋白質組成的「有機體」。病毒必須依賴宿主,例如:人類、動物、植物甚至是細菌才能持續存在、增加。
我們知道細菌之所以有個「細」字,是因為牠很小,但是病毒比細菌還要更小,如果把細菌比喻成一個人,那麼病毒的大小,大概只有這個人腳邊的螞蟻這麼大。
細菌廣泛地存在於世界上各個角落,空氣、水、土壤,都可以發現細菌的蹤跡,甚至在人類的腸、胃當中也都存有細菌。但並不是所有的細菌對人類都有害,例如腸道中的共生菌,就能夠幫助人類消化,維持腸道平衡。
病毒就比較麻煩了。現今發現的病毒大部分都對人類或動物有害:造成大量豬隻死亡的非洲豬瘟、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和最新發現的武漢肺炎都是經由病毒引起的。
當我們受到細菌感染時,醫生會開「抗生素」來殺死細菌,但大部分的藥物都無法殺死病毒,就連我們常用的75%的酒精,也無法殺死病毒,當我們患了感冒向醫生求助,醫生開立的藥物,基本上都是減緩不舒服症狀的藥物,例如:病人有咳嗽症狀,就給止咳藥物,流鼻水,就開立抗流鼻水的藥物,這些藥物都不是針對病毒的藥物。當然,如果患的是流行性感冒,醫生開立的「克流感」,這就是針對病毒的藥物了,而要讓感冒好起來,基本上仰賴的是自身的抵抗力。因此要對抗病毒,事先施打病毒疫苗的效果會較為顯著,例如每年會有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只要打了疫苗,就可以減少罹患流感的機會。
此外,在病毒傳染流行期間,進出室內公共場所配戴口罩,可以減少飛沫傳染的機會,再來,雖然酒精、肥皂都無法殺死細菌,但是勤洗手可以藉由流水帶走沾附在手上的細菌、病毒,也可以降低自身受到病毒侵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