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LOGOOK600 1

專題報導

(2024/4/3 11:00觀點新聞陳瑋、郭念偉)

前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needs RADIO《地球ICU》製播人汪中和教授,接受本台專訪指出,此次大震的餘震,可能近1-2天都會持續發生,但海嘯風險不太高,而未來仍需嚴防另有波大地震,特別是嘉義。

汪中和說,因本次震央於花蓮,其外海地形較不適於大型海嘯生成。

而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今(3)表示,這是921發生25年後最大地震,未來3天可能還會有規模7地震;汪中和受訪中,同以「風險越高處、民眾準備越足」的角度提醒,自2018年9月至今,台灣的有感地震次數偏低,因此能量累積中,西部與南部需留意!他解釋說,因近期東部地區持續有感地震、加上此次,可視為能量釋放較多了,反觀嘉義,近期持續零星小震,斷層活躍中,大規模地震的可能風險、需請特別留意!

閱讀全文: 【〈停課不停學02〉美國經驗!「科技教學領導委員會」黃雯雯博士:第一天就定調「進度照常」,回校後也不回頭補上】

 (20210521 觀點新聞陳瑋)教學四要如何從「教室」搬到「線上」?老師、家長、學生,彼此初期的碰撞會是甚麼?學生登入電腦後就離開去玩?段考等回到實體上課再說?家中無設備與網路怎麼辦?美國的「過來人經驗」值得參考!在美國加州公立學校曾任校長的黃雯雯教育博士,教學經驗逾二十年、獲獎無數,2020年疫情嚴重時,出任該學區「科技教學領導委員會」委員,率領一千多位老師走過了初期的碰撞,如今他們已線上教學一整學年。百年難遇大疫逼使人類展開大規模長時間線上學習,這次專訪她分享了操作守則。

〈給學生定心丸!黃雯雯:第一天就定調「進度照常」,回校後也不回頭補上〉

教育部宣布全面停課時即表示,線上學習為正式課程,以暑假不另行補課為原則;然而,事出突然,人心難免浮動,大部分學校主管與老師都想:「等等看」、「段考不可能線上啊,說不定5/28後就可以回校」。對此,黃雯雯坦言這是大部分人的心態,不過,她說,第一時間我們就讓學生知道,每一天都必須像在學校一樣準時、交作業、考試,就算回學校,我們也不會從頭教,「這個態度必須一開始就定調」,因為平時教學都來不及、沒有時間再虛耗,而且這樣學生才會與老師同步同行,「否則之後會像老牛拉車,越來越累」。

疫情稍微好轉,如何於「回到實體授課」與「一實體則疫情恐上升」間取捨?黃雯雯說,每次轉換,對於同學、家長、老師等所有人,都需要約一個月的適應期,所以當時我們決定持續線上學習。

閱讀全文: 【〈停課不停學01〉淪口號?學習大翻轉?盤整資源、教師打「團體戰」、政府協助軟硬體備足】

(20210518觀點新聞陳瑋、趙良慧、郭念偉)平台瞬間流量爆量而當機?孩子在家沒足夠的電腦或網路可用?線上上課好彆扭?台灣之前的疫情好在沒跟上世界的腳步,但糟在線上教學也沒有。繼雙北市高中職以下停課,教育部宣布5/19起全台各級學校停課到5/28,這挑戰傳統教室所習慣的一切。停課了,如何不停學?

〈校長盤整資源、教師打「團體戰」〉

「我們必須打團體戰,不能再單打獨鬥」,北一女前教務長、現任數學老師吳銘祥說,先盤點可用的資源,例如,很多教育團體與精英老師之前都有著手規劃策略,老師們可考慮照此執行,他以北一女的酷課師Youtube教學頻道為例,透過線上課程可以有統一脈絡與平台,班級老師退到後端,照顧學生的學習狀況與進度。

「可以各科都盤整線上資源、再由老師共同來設計學習單」,三十年教學經驗,曾任台北大理高中校長、台北市北政國中校長的高松景,也認為緊急應變的要點為此;全國教師公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說,許多出版業者都有做軟體與光碟;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理事、暨台北市家長會長聯盟理事徐巨龍說,連幼兒教材教學影片都有。

閱讀全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系列報導(二十五)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統計】

20200214 觀點新聞記者 林中書 整理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發展!中國大陸31省市區( 含港澳特別行政區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六萬例,直到截稿時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全球確診病例已來到64541例、死亡病例1383例;另有為數超過一萬多例的疑似病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目前全球疫情以及疫情嚴重的中國大陸現況是如何?

以下各圖為各項20200214_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統計表及統計圖

閱讀全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系列報導(二十)「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有何不同?(圖解)】

2020-02-07 觀點新聞 記者/趙良慧 整理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升溫,對於有被傳染疑慮者的追蹤管理方式分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民眾需配合事項都有所不同,其中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都不得外出。自主健康管理則避免外出。

●居家隔離14天

對象是與確診病例接觸者。
隔離時間14日,期間不能外出。
由地方衛生單位防疫人員每日主動追蹤健康情形。
有症狀者將送至醫療機構採檢送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