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想要在台灣社會,重新成為政策走向的意見領袖,除了要有眾望所歸的領導人外,敏銳的掌握時機並且聚焦於專業主題的精準論述,可能也是必要的條件。
曾幾何時,當民進黨仍處在野之時,事不分大小、人不顧尊卑,鋪天蓋地的針對執政當局的種種政策與言論、鉅細靡遺的提出異議與批判.....平心而論,其中無的放矢、無中生有的比例之高,相信社會中的有識之士是看在眼裡的。但就台灣這個還處在民主發展青春期的社會而言,這種作法,看似不會構成民間普遍的反感,反而定睛在其草根莽野的風格,屢屢在多次的選舉時,用選票支持了這種本質上並不成熟的民意表達。
反觀國民黨,始終著眼於體制的堂皇、言辭的敦隆,但官言官語中,卻逐漸遠離民眾所熟悉的輿情環境而不自知,結果在眾多個關鍵性的時刻,不僅淪為異議者譏諷的對象,更喪失了對國家政策的話語權,和民主政黨賴以為生的公信力。這種下場,就正是向來死忠的支持者與所謂「中間選民」的觀望社群,感到親痛仇快之所在!
縱觀過去這一年來,國內政情的發展,民進黨的路線之爭與派系利益的支配誰屬,已經逐漸形成了歷來扮演執政者角色,最形之於外的困局。奇怪的是,這原本對國民黨而言,應該是難得的轉機,但事實未如以往此起彼落的發展,一般民眾並未認知到,國民黨的各種治國主張,正是一勞永逸解決眼前困境的選項,令人感到唏噓與諷刺的是,既或對岸驚天動地的各種建設中,都還隱現某些國民黨一貫福國利民的理念,但台灣的百姓,卻寧願棄若敝屣而在所不惜.......
自從五月二十日,國民黨推選了吳敦義出任黨主席以來,觀察國內各界對此的反應,可說是天壤之別。執政當局本於立場的差異,沒有把握此一時機,在全民的眼前表現出落落大方的治國高度,雖然令人遺憾,但也不覺得有太大的意外;反觀素來尚稱客觀的主流媒體,卻沒有因為國民黨內的新人新政,而給予太多正面的期許與報導,這對百廢待舉的國民黨而言,是否失之公允尚且不論,對於望治心切的台灣民眾,這種報憂不報喜的輿論走向,主流媒體的表現,難免讓人感覺有失「眾醉獨醒」媒體理念與秉實報導的天責。
近來,民進黨政府屢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施政作為,就健全的民主社會運作,「制衡的力量」不僅可以平衡不同黨派在治理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偏執,對人民之於國家發展的期許,更是得以達到兼容並蓄目標的必然因素,但當前整體輿情失衡的現況,對於是否能夠出現上述健全的匡實,實在並不令人感到樂觀!
打從國父革命以來,民間就有「男兒當自強」的自省與激勵,對於處在民意谷底的國民黨而言,這也正是勇於擺脫矯飾,面對責任的最佳自勵。以當前國家社會所面對的重大挑戰而言,其中多有國民黨可以着墨諍敘之處,僅就吳敦義主席本人的完整從政閱歷,就有可讓國人期待之所在。如再佐以多年來,國民黨多方造育人才的背景,針對如何破逆而出而提出論述,推動全民共同的思維走向,應該並非難事,真正的關鍵環節,恐怕還是在於國民黨所念茲在茲的,只是爭取「重返執政」享有支配國政走向的權力?還是為了全民的福祉,而擔負福國利民的責任!這一點,值得大家來共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