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我以為是社工 其實是廚子】《風箏不斷線》2024-07-02
「社工」一個擁抱社會角落之處給予溫暖的代表。平常的他們總是為了服務的對象忙忙碌碌,除了要照顧個案的心境,辦理各式活動與團體帶領個案成長,更是要連結各方資源解決個案的問題。他們看盡社會不同的人生百態、不同的樣貌。
社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雖然他們用著熱血與專業,陪伴每一位個案走過這段最不容易的路。然而,在陪伴的過程中,社工的生命卻也不斷被滋養著。
本集節目邀請新北市少年培力園張穎欣社工及霍振偉社工,他們將我們一起聊聊原來社工需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歡迎收聽《風爭不斷線》。

閱讀全文:【陪伴少年走出逆境】《風箏不斷線》2024-06-25(二)首播
  聽到「逆境」這個詞就會讓人想到不順遂、苦難之事,這是所有人所不想遇到與面對的,總感覺要花好多的力氣去承接與面對、化解這迎面而來的種種。
  確實,面對處於觸法邊緣或正陷入司法的少年、或在學業上有著低成就或家庭失功能低落的少年來說,「逆境」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因為他們正面對著讓人無法呼吸喘氣的一堆不屬於青春年少應有的「逆境」環境。然而如何透過伴與關懷,守護這群逆境少年能逆流而上,並結合相關資源讓逆境少年的家庭也得到支持,家長也同步成長成了翻轉他們的關鍵。

閱讀全文:【勇敢回家是不錯的選擇】《風箏不斷線》2024-05-07 (二)首播
  「保母」是個歷史悠久的行業,更是雙薪家庭在缺乏親人可支援協助照顧孩子之下,年輕父母托育學齡前孩子最優先的考量與選擇。然而隨著新聞媒體時不時的爆出保母虐待事件,讓許多家長不管是在選擇居家照顧的保母或是送托育中心上,總有些許在決定上的不安及考量,也因而育嬰留停,成了父母在職場與家庭中的另一個選擇。

閱讀全文:【領受豐富,分享祝福】《風箏不斷線》2024-04-09(二)首播
  對於多數的兒少來說,問題行為的背後,總有著說不出的困難。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想當好孩子,使壞的背後多數是帶著家庭教養的不得已,以及學習上的不順利因素。
  田春生醫生帶著「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理念,在大學時期便與幾位同學開始資助貧困兒童。爾後在執業的診所內,因一個孩子屢次對內的偷竊行為,促發了關懷與了解的心。甚至因診所後院的大樹下,常是一群逃學青少年的聚集、窩藏之處,而帶出一份打造弱勢、高風險兒少庇護所的起程。
  本集節目邀請以琳之家急難救助中心創辦負責人田春生醫生,來跟我們說說以琳之家的故事,以及他如何領受豐富,分享祝福。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偏鄉部落裡翻轉教育的盼望】《風箏不斷線》2024-04-02(二)首播
在偏鄉、部落長大的孩子,總讓人感覺到他們十分的幸福。可以倘佯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無憂無慮,沒有都市裡孩子生活般的緊湊,及學業競爭下的壓力。
雖然童年在鄉下長大是一種幸福,然而就因在偏鄉部落裡教育資源的不足與缺乏,讓踏入國中階段必需邁入都市就學唸書的孩子來說,在資源缺乏培養之下,他們在學業成績上常因為跟不上而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棄。「認命」、「這樣就好」似乎成了他們對自己一生的妥協。不敢為自己繪譜夢想,也成了偏鄉部落中孩子的牢籠。
苗栗鯉魚潭長老教會劉慕晨牧師及李雅慧師母,他們長年在偏鄉部落服事,本集節目他們將與我們一起來聊聊,基督教會在面對偏鄉部落教育問題時,可以如何為這些孩子帶出翻轉的契機與盼望,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偏鄉教育中需要的自由與奔放】《風箏不斷線》2024-03-26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許多社會不平等或差異的現象越顯越明。而城鄉間的差異也是許多民間團體以及政府在政策與方針上想要力求突破的點。
特別是兒少教育,城鄉教育的落差一直是個問題,雖然政府透過不同的方式或不斷的教改,希望藉此縮短城鄉教育差距。然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事,對偏鄉中的兒少家庭來說,其實不用比就已經輸了,只因教育資源的不平等與匱乏。
在面對都市化、少子化以及新移民的社會發展情勢影響之下,偏鄉學校的教育問題似乎也變得更加複雜及多元。苗栗鯉魚潭長老教會劉慕辰牧師及李雅慧師母長年在偏鄉部落服事,本集節目邀請他們透過所看見的偏鄉學校教育問題,以及偏鄉部落兒少的性情來談談偏鄉教育,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寶貝—我生命成長的養份】《風箏不斷線》2024-03-19(二)首播
全球多數國家連續幾年呈現人口替換停滯狀況,特別是亞洲地區許多國家,生育率逐年下滑,台灣更是在全球生育率中榮登倒數第一的頭銜。少子化所帶來的多項衝擊,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視。為促進提高生育率,台灣各縣市政府紛紛祭出熱騰騰的政策與補助。
明明台灣總體經濟是逐年上升進步的,生育相關補助也比以往利多,但許多時下進入婚姻的夫妻卻仍是不敢生小孩。除了認為生孩子後沒有自由,自認擔憂自己因教不好孩子而對不起國家社會外,最大的重點還是在經濟上的考量。即或有生育補助及各樣育嬰政育措施,但養育成本仍是十分的高昂,而補助也僅是杯水車薪。
本集節目邀請到生養三個小孩的路竹北嶺國小李雅欣老師,及生育四個小孩的咪樂手作工作室高秀卿老師來分享,年輕的媽媽為什麼有勇氣生養眾多,而其中甘甜苦辣為何?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從社會事件看少年事件處理法】《風箏不斷線》2024-03-12(二)首播
每當社會有不幸的犯罪事件發生,總是令人感到悲傷、憤概與遺憾。然而,這類事件的發生,往往不是意外,都有值得探究的課題。
特別是少年的觸法案件,往往與其教養及成長歷程有關;沒有天生的壞孩子,會走上歧途,是長期受到家庭、學校、同儕、社區及社會環境對其身心的重大負面影養,直到觸法才被看見;少年尚有漫長的人生,此時若能予以導正,就有機會幫助少年轉化,使其未來對社會做出貢獻。
近來發生的少年重大觸法案件,《少年事件處理法》低刑責與處分後不列前科,令被害家庭及社會大眾感到不公,要求再度檢視與回修,然而是否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就能使少年悔悟,以命償命就能使家屬得到補償與安慰?值得我們深思。

閱讀全文:【細談少年事件處理法】《風箏不斷線》2024-03-05(二)首播
2023年的12月25日在新北市發生的校園少年割喉案件震驚社會,除了令人痛心外,更讓社會大眾對於青少年犯罪缺乏有效的防範作為及犯後輕罰,產生許多的困惑,甚至提出要檢討與回修「少年事件處理法」,更嚴謹地看待少年犯罪的法律責任。
《少年事件處理法》在第一條就開宗明義:「為保障少年健全的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境,並矯治其性格,特制定本法。」
對於多數人而言,或是站在被害者家屬的立場,面對同樣是殺人犯罪,成年人必須面對完整的刑事責任,而少年卻可減輕處分,大幅降低責任承擔,當處分結束,不會留下任何法律上或身份上的污點紀錄,因此,民眾不免擔心因為有《少年事件處理法》的護庇,反而導致難以懲惡遷善,且無法還給被害人一個公道。

閱讀全文:【用兒少故事倡議發聲】《風箏不斷線》2023-12-05(二)首播
人人生而平等,不管種族膚色、國家、性別,甚至宗教,每個人都應享有基本的權利,就連孩子也是。『兒童權利公約』中提到兒童有四大基本權益,除了生存與發展權、受保護權、受教育權外,還有一個參與權;此外,在『兒童權利公約』中,政府、民間、家庭在對於兒少相關議題的處理應秉持四大基本原則,包括:禁止歧視、兒少最佳利益優先、重視生命權、生存及發展權、尊重兒少意見。
過去,兒童的參與權常常是被忽略與剝奪的,傳統觀念認為「囝仔有耳無嘴」,乖乖聽大人的話即可,以致於兒少並沒有可以自由發展言論的權利與舞台。然而,隨著兒童權利公約的被重視、立法與施行,中央與地方政府極力推動兒少在公共政策上的參與,讓兒少獲得被「傾聽」、「重視」與「了解」的層面越來越多。
本集節目將由兒少故事倡議發聲者阿富,少年時曾經誤入歧途,透過社工的幫助,現在也正在學習助人專業的路上。近日與另一位有類似經驗的朋友,透過開播Podcast 「少年行,不刑」,分享更生少年生命轉折的歷程,二人是怎麼開始有此構想,並開始製播?以及期待帶給聽眾甚麼樣的內容?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再選擇的路上與你相遇(下)-更生少年30年】《風箏不斷線》2023-11-07
1993年,位於臺北市新生南路的一間小辦公室裡,有著三位來自不同教會的基督徒,開始了關懷觸法少年的事工。
透過每週進入臺北少年觀護所與司法收容少年接觸,至陪伴離開觀護所的少年在面對沒有方向的生活,並看到他們在家庭與社區中的風險與掙扎時,這群基督徒因此嘗試發展各種服務,鋪陳了當今臺灣青少年保護與風險預防的專業工作基礎。
晃眼30年過去,目前發展出六大青少年工作領域,並在今年(2023)的11月2日至11月6日,歡慶30週年舉辦了特展,展場地點在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少年中繼職場—未來咖啡(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62巷22號),歡迎民眾前來參觀與互動,更多認識『更生少年』。
本集節目將由現任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秘書長江元凱,與我們一同來回顧更生少年關懷事工的緣起,以及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再選擇的路上與你相遇(上)-更生少年30年】《風箏不斷線》2023-10-31(二)首播
1993年,位於臺北市新生南路的一間小辦公室裡,有著三位來自不同教會的基督徒,開始了關懷觸法少年的事工。
透過每週進入臺北少年觀護所與司法收容少年接觸,至陪伴離開觀護所的少年在面對沒有方向的生活,並看到他們在家庭與社區中的風險與掙扎時,這群基督徒因此嘗試發展各種服務,鋪陳了當今臺灣青少年保護與風險預防的專業工作基礎。
晃眼30年過去,目前發展出六大青少年工作領域,並在今年(2023)的11月2日至11月6日,歡慶30週年舉辦了特展,展場地點在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少年中繼職場—未來咖啡(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62巷22號),歡迎民眾前來參觀與互動,更多認識『更生少年』。
本集節目將由現任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的秘書長江元凱,與我們一同來回顧更生少年關懷事工的緣起,以及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自然而然與孩子談性】《風箏不斷線》2023-10-17(二)首播
  在華人的家庭裡,多數的父母在面對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對於性教育的話題常是感到尷尬,甚至不知道如何啟齒。但不管是幫助孩子如何學習保護自己,建立正確的性知識與觀念是家庭教育裡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在華人的家庭中,父母總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會知道,或推卸給學校的教學。殊不知其實性教育家庭的重要教育之一,更也是應該要從小開始建立。
  性教育其實是門「情感教育」;是一門「生活教育」;更是一門「品格教育」。性教育可以談論的層面很廣,舉凡從單純認識自我及生理的器官,到情感與人際的兩性議題,甚再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性騷擾、性侵害……等等,但多數的父母卻把它給狹礙於框架內以為只有兩性戀愛交友才是談「性」的重點。
  家庭是孩子啟蒙與發展重要的場域,父母應如何用開放、溝通的方式與孩子談論性,本集節目邀請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社工督導謝一弘及社工員洪芝吟來跟大家聊談。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你與性的距離】《風箏不斷線》2023-10-10
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使人們的生活型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手機不再僅是打打電話、發發短信,還可以透過更多的APP 應用程式,提供許多功能與資訊的便利性,無論生活、學習、工作都少不了它。然而,其中所隱藏的程式與網路陷阱,特別是許多有關「性」的扭曲資訊與誘騙,不得不讓人留意。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的社工督導謝一弘以及社工員洪芝吟來跟大家談談,究竟時下有什麼APP應用程式潛藏著「性」陷阱。當父母提供孩子手機的同時,又怎可以知道孩子的手機中載裝了哪些具風險的應用程式?並如何加以防範?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難以想像帶有性暴力的數位科技】《風箏不斷線》2023-10-03(二)首播
  在數位化的今日,大家習慣透過網路成為彼此之間的聯繫與互動。特別在交友管道多元的網路時代下,喜歡用網路社群來拓展自己的交友圈及人際互動的青少年比率高於成年人。
  雖然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快速的連結時,方便性與多元化的同時卻隱藏著許的網路危機與陷阱。特別對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家長除了要幫他們抵擋網路成癮的問題外,還需去教導他們面對社群媒體所帶來信息操弄、網路霸凌、網路交友…等議題。
  除此之外,在今年初立法院修法通過的「數位性暴力」更是值得家長留心為自己家中的孩子把關防範。本集節目邀請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社工督導謝一弘及社工員洪芝吟來跟大家聊談數位性暴力究竟是什麼,帶來的傷害有多大,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用愛跨越孩子的手機沉癮】《風箏不斷線》2023-09-26(二)首播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親子衝突的頻率似乎也隨之增加.特別近年來網路行動科技普及,尤其走過疫情,孩子已是人手一隻智慧手機,為了孩子過度使用手機所帶來的親子衝突已是令許多父母感到頭痛難解的問題。
事實上,兒少手機沉癮已是許多國家所關注的社會問題,它不單單影響孩子的健康,也影響著孩子的心智與學習發展、人際互動,甚至帶來安全上的風險.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長時間黏在手機上,想強制處理時,往往就是引發如火山噴發般的衝突,難有效果,父母也為此感到精疲力竭。
愛傳資訊傳播協會長期傳遞正確的「家庭」價值,近幾年針對兒少手機沉癮也開辦了多場親職講座。本集節目邀請到愛傳資訊傳播協會秘書長,也是現任臺北市大安文山區議員曾獻瑩來與我們分享,面對兒少手機沉癮,父母應如何著手,其中的巧妙關鍵為何?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安置機構管教的困難(上)】《風箏不斷線》2023-09-05(二)首播
「自己生的小孩自己養」,「自己生的小孩自己教」這是多數人的想法也是不斷在社會中傳遞的觀念。然而卻也有許多不得不的狀況下,父母無法承接起這樣的教養責任。
因著發生家暴、虐待、不當管教或失依,而迫使需要受到保護、離開原本的生活、進入安置機構的孩子來說,帶著過往的創傷、當下的害怕、對未來的茫然與不安,面對陌生的機構照顧者,在接下來的日子,無論願不願意,都得密切地生活與相處,並且要面對與解決許多難解的心理創傷與生涯發展課題,對孩子與照顧者而言,都是一大挑戰。
安置機構要如何在第一次與孩子接觸時(也是孩子狀況最不好的時候)與其建立起可信任的服務關係,是為孩子後續能否在安置機構穩定生活的關鍵第一步。
本集節目將與聽眾朋友分享及探討面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安置兒少,安置機構在教養上面對的困難及因應法則。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新學期,新改變】《風箏不斷線》2023-08-29(二)首播
漫長暑假已經進入尾聲,迎接即將到來的開學,在邁入新的學年裡,有些關乎子女在照顧、心理健康、數位學習方面,有些新的政策啟動,關乎孩子的權益,值得每位家中有學子的父母留意。
本集節目將與聽眾朋友一起來談談這些新的政策與措施,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大麻」煩,不該合法處理】《風箏不斷線》2023-08-22
在許多國家,大麻是不論如何都被禁止、並且是碰不得的毒品,特別在台灣更是被列為二級毒品。然而隨著在東南亞國家開放大麻合法的同時,「台灣大麻合法化」這個議題近年來也浮出檯面,引發許多不少反對者與支持者的口水之戰。
話說「藥品三分毒」,雖然人類使用大麻的歷史相當早,但隨著不當使用,區區「一株草」竟然可以引起如此熱烈的討論,不得不重新來探討大麻究竟對人體有什麼樣負向的影響與危害。特別對仍在身、心皆在發育成長的青少年來說,吸食大麻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當新聞媒體曝露台灣青年學子吸食大麻日益趨增的同時,「台灣大麻合法化」值得我們再次深思。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享受家庭旅遊中的精心時刻】《風箏不斷線》2023-08-15(二)首播
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加上現代人生活節奏及型態的轉化,旅遊成了大部份人疏解壓力,釋放身心的選擇。特別在生活十分忙碌的世代中,聚少離多成了許多家庭一天、一週的生活模式,也因而家庭旅遊的安排成了每個家庭成員之間增進情感聯繫的元素之一,也更是許多家庭的常態。
隨著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適其性的安排旅遊模式、旅遊地點成了父母在規劃家庭旅遊中重要的功課。然而去哪裡玩?玩些什麼?在親子相處中並不是重點,更為首要的是藉著每一段可以讓一家人朝夕相處的旅遊時間中,親子間共同去經歷旅行中的驚喜並增進彼此有效的溝通及了解。
本集節目將於聽眾朋友分享,如何享受在每次家庭旅遊中的精心時刻,並藉著所締造出的愛的回憶,成為孩子成長過成中在挫敗及軟弱時重新站立的力量,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