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讓孩子參與家事的技巧】《風箏不斷線》2023-06-20(二)首播
曾有研究調查,若孩子從小被訓練做家事,他未來的成就相對會比較高,甚至有做家事習慣的孩子,在長大後失業機率也會比一般人少。
有人說越能幹的父母往往教出懶惰的孩子。現代人生的少,每一個孩子捧在手裡怕融掉,含在嘴裡怕化掉,許多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苦,覺得幫孩子做些事情是應該的。然而不知不覺卻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自理的能力。甚至當孩子大一點時,父母反而開始責備孩子不參與家事的行動。
讓孩子從小「參與家事」,不單單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負責、體貼能力,更是訓練孩子大小肌肉的機會。本集節目邀請點心語諮商所的鄭翔好諮商師,藉著實務與孩子互動的教養,分享關於父母如何循序漸進透過一些技巧,讓孩子參與在家事中,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教孩子理財,很難嗎?】《風箏不斷線》2023-06-13(二)首播
有句話說:教孩子理財,從給零用錢開始。然而對許多父母來說,是否該給小孩零用錢?幾歲該給零用錢?或該給孩子多少零用錢?孩子會怎麼用零用錢?對孩子的金錢觀會有什麼影響,一直以來考驗著為父為母的智慧。
特別在這個物質不虞匱乏、少子的世代,孩子集眾寵下,有需要開口即得,似乎零用錢給多少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反倒是該如何藉著從小給孩子零用錢這事,教導他們正確看待與運用金錢的價值觀,不致成為躺平族、啃老族,而能善用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是為首要。
本集節目邀請點心語諮商所的鄭翔好諮商師,藉著實務與孩子互的教養,分享關於父母讓如何藉著零用錢培養小孩正確金錢觀及生命的態度,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校園霸凌】《風箏不斷線》2023-05-02(二)首播
日前因著韓國影集《黑暗榮耀》的播出,除了劇情內容響起大家熱切討論外,「校園霸凌」相關話題也再度引發大家關心與注視。
「霸凌」其實充滿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關係層次中,然而最常見的不外乎在校園裡。當孩子身處在校園這個小型社會中時,面對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及關係間的拉扯,其實也顯出在校園中潛藏的權利與地位的爭奪。當他們面對關係霸凌、言語霸凌或肢體霸凌時,再再呈現孩子面對人際關係中的應對學習及挑戰。
當孩子處在霸凌的關係中時,看不見的傷口永遠比看得見的傷口更痛。本集節目將與聽眾朋友一起來探討解析,如何讓孩子身處面對被霸凌時不隱忍,其家長與師長如何扮演協助角色,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Stars RADIO星蹤之愛廣播網
《風箏不斷線》(元凱&貞君共同主持)

閱讀全文:【親子可去的「好所在」】《風箏不斷線》2023-04-11(二)首播
遊戲是孩子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元素,不同年齡也有不同遊戲方式。早期社會中,父母並不清楚遊戲會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助益。另一方面,隨著少子化,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更重視孩子的成長發展,特別是懂得把握住學齡前的黃金發展時期,遊戲成為學習中重要的一環。
但在城市,一般家庭多數的遊戲活動空間僅限於室內,而室內空間又受限,甚至有些父母因為怕孩子危險而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或減少帶孩子外出活動的機會,而使得孩子缺乏在各式各樣的遊玩與接觸中而帶來的感覺刺激的不足而影響發展。
本集節目邀請到曾任職於親子館,目前為臺北市文山大安家庭支持中心的社工員王俞茜來分享,在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礙於環境的受限,並在煩惱如何協助學齡前孩子各層次完整發展的同時,有哪個「好所在」可以提供友善空間環境,透過遊戲互動學習促進孩子成長發展,並增進親子關係?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在關係中彼此扶持】《風箏不斷線》2023-04-04(二)首播
經營家庭就像是航行在大海的風帆,漫長的航程不會一直風平浪靜。當面對家庭中種種迎面而來的風浪時,家人間如何協力度過驚濤駭浪,學會同舟共濟,是家庭成長的關鍵。
有人說:過去的家庭造就了現在的我們;而現在的家,就造了孩子的未來。身為家庭中的一份子,每個人對彼此都有深層的影響力,當這份力量是積極正向時,對於家中的任何一個成員,就越能帶出健康與卓越的生命。
本集節目邀請到臺北市大安文山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的社工員李品諭,分享她在服務每個面臨風暴的家庭中,如何串起服務家庭成員間彼此扶持的動力。過程中,也觸動自己生命的最深處,漸而對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一些改變與成長。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兒少通報知多少】《風箏不斷線》2023-03-28(二)首播
孩子是家與國的未來,看到孩子平安幸福的長大是每一位身為父母者的期盼。然而有些家庭因為父母婚姻衝突,親職知能不足,或父母吸毒……等各項因素,因而直接或間接造成孩子的傷害甚至虐待。
在新聞媒體報導的兒虐事件,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且維持好長一段時間,直至有重大死傷才被看見,但隱藏在角落裡不被發現黑數又又多少?又有多少孩子與家庭,是需要等待我們伸手去關懷、援助的手?
在多數人的認知裡,只有發生責打時才會構成家暴、虐待、不當管教的事實,可以通報求助,但除此之外還哪些是屬於兒少保護可以通報的事件呢?
本集節目邀請到臺北市大安文山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的社工督導謝一弘及社工員李品諭來分享,關於兒少保護及通報,我們在社區中,可以做些什麼來守護兒少的安全。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搞定你家的手足紛爭(下)】《風箏不斷線》2023-03-21(二)首播
當家庭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時,手足衝突是在所難免的事,然而當生活中面對手足間上演著什麼都能吵、都能爭、有告不完狀、怪父母不公平與偏心的戲碼時,相信是為人父母者最為崩潰與頭痛的事。
雖然說手足之間有紛爭是件正常的事,但多數家長在第一時間調停手足紛爭與衝突時,除了用說教或處罰來達到短暫的和平共處外,似乎忽略了更重要的部份。
家庭既然是孩子第一個學習人際相處的場域,在手足紛爭之下,父母該做什麼讓孩子在面對衝突下學習與人共處及處理自己的情緒、懂得善待與饒恕,本集節目邀請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鄭翔好心理師,藉著她的專業與親身經歷,與我們分享父母如何優雅的搞定處理孩子手足衝突,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搞定你家的手足紛爭(中)】《風箏不斷線》2023-03-14(二)首播
當家庭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時,手足衝突是在所難免的事,然而當生活中面對手足間上演著什麼都能吵、都能爭、有告不完狀、怪父母不公平與偏心的戲碼時,相信是為人父母者最為崩潰與頭痛的事。
雖然說手足之間有紛爭是件正常的事,但多數家長在第一時間調停手足紛爭與衝突時,除了用說教或處罰來達到短暫的和平共處外,似乎忽略了更重要的部份。
家庭既然是孩子第一個學習人際相處的場域,在手足紛爭之下,父母該做什麼讓孩子在面對衝突下學習與人共處及處理自己的情緒、懂得善待與饒恕,本集節目邀請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鄭翔好心理師,藉著她的專業與親身經歷,與我們分享父母如何優雅的搞定處理孩子手足衝突,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搞定你家的手足紛爭(上)】《風箏不斷線》2023-03-07(二)首播
當家庭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時,手足衝突是在所難免的事,然而當生活中面對手足間上演著什麼都能吵、都能爭、有告不完狀、怪父母不公平與偏心的戲碼時,相信是為人父母者最為崩潰與頭痛的事。
雖然說手足之間有紛爭是件正常的事,但多數家長在第一時間調停手足紛爭與衝突時,除了用說教或處罰來達到短暫的和平共處外,似乎忽略了更重要的部份。
家庭既然是孩子第一個學習人際相處的場域,在手足紛爭之下,父母該做什麼讓孩子在面對衝突下學習與人共處及處理自己的情緒、懂得善待與饒恕,本集節目邀請點心語心理諮商所鄭翔好心理師,藉著她的專業與親身經歷,與我們分享父母如何優雅的搞定處理孩子手足衝突,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特殊也很美好】《風箏不斷線》2023-02-28(二)首播
每一個人都是珍貴而獨特的,都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奇妙創造,也因著每個人不同,所以我們才可以彼此欣賞,互相幫補!
在教育場域中我們越來越容易聽到或看到所謂的「特教生」,事實上,特教生除了多數人們所知的身心障礙生外,具有優異資賦的孩子也是屬於特教生的一群,但人們的異樣眼光與標籤往往都是落在劣勢的一方。
本集節目邀請到新北市樹林區育林國小特教老師洪雅慧,來與我們分享特殊教育。從早期的集中式教育至今隨著融合教育的概念升起,特殊教育除了帶給這群特殊生更公平美好的學習機會外,也可以給一般生及家長也帶來什麼美好的學習與成長?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愛中陪伴的醫治】《風箏不斷線》2023-02-21(一)首播
孩子出生後,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兒」時,伴隨而來的將是種種生活與生命中的「考驗」。近年來,因著有名人,包括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表達自己有「亞斯伯格症」下,此一高功能自閉障礙才逐漸被人所認識與談論。
儘管「亞斯伯格症」在外表與長相上不易發覺,但若與其相處,往往會從中看見他們在人際互動與溝通上有顯著的與眾不同。許多「亞斯伯格症」孩子因為從小到大都是「乖乖牌」,也因而比較容易被大人所忽略而失去早療的機會。
面對教養亞斯兒的父母來說,總有說不完的苦水及擦不乾的淚水與心酸。本集節目邀請到李淑鈞姊妹分享,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變化以及確定他是亞斯兒後,透過了解、面對與接受,到與孩子融洽相處。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三代之間的智慧溝通】《風箏不斷線》2023-02-14(二)首播
「百善孝為先」是華人社會最重要的家庭守則,並在雙薪、高齡與高房價的因素下,新三代同堂也漸漸成為趨勢。
有的是成婚的子女仍與父母同住,或是因子女工作之故,長輩成為育兒的保姆。兒孫之間的教養觀念與方式,常常是引發三代間親子衝突的關鍵。由祖輩照顧孫子女,確實是一個可以拉近代間距離生活的方式,確也考驗了代間的溝通。
為著教養溝通,看似是二代人間的接觸,往往卻牽引出三代間的問題,本集節目邀請台南市東區富強里侯信崇里長分享親身的教養經歷,在處於長輩與子女之間,如何扮演中間橋樑,有智慧的溝通,減少三代溝通中的衝突,達到彼此舒心的相處模式。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奶爸出任務】《風箏不斷線》2023-02-07(二)首播
在少子化的時代裡,政府為了提高生育率,端上一道道生育補助與育兒津貼的菜餚,讓父母可以安心照顧小孩。台灣勞動部也提供了長達二年的育嬰假,並給予六個月薪貼,並父母雙方都可申請育嬰假,然而多數請育嬰假的比例仍為女性居多。
今天節目中的來賓,妻子在妊娠期間就決定申請育嬰假,可以全心全力照顧小孩並陪伴其成長。然而妻子在懷孕期間發現腦癌,當妻子離世後,他為了完成妻子的願望,並在家人的支持下,留職停薪獨自照顧早產的孩子。
本集節目邀請台南市東區富強里侯信崇里長分享,在失去愛妻後面對在育兒上零經驗,又加上傳統社會價值觀對男性全職育嬰有著異樣的眼光與不解下,他是如何去調適自己為妻子圓夢,並經營親子關係。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聽故事,說好話】《風箏不斷線》2023-01-31(二)首播
人的生命本就是一串串故事的連結與組成,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在不確定的路途中持續探索與行動,而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夾藏在個人生命故事裡不同境遇的高潮跌起。
然而,人們往往謹記得自己人生中最高峰或最低潮故事的那一刻,卻忽略或淡忘了生命中其他的美好,以致於可能一生僅活在自己所孵化屬於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驕傲與苦毒裡。
本集節目邀請到「亞洲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林慧容,來與我們分享如何透過敘事對話,打開一個人的生命故事。讓生命重新創作、重新譜曲,重新唱出。以致展開人生不同的可能性,並賦予跟過往經驗完全不同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創造屬於家的年節溫暖】《風箏不斷線》2023-01-24(二)首播
農曆過年是屬於華人的節期。歲暮年初,在外地的遊子們在除夕這天總想盡辦法回家團圓,一起享用屬於自己家裡味道的年夜飯,與家人熱熱鬧鬧的過春節。
  然而,除了無數的工作者仍在自己的崗位上守著無法與家人團圓外,在安置機構的孩子們也是難以在這年節時分與家人共享年夜飯;共迎新的一年的來到。
  對於因為很多原因沒辦法回家過年的安置兒來說,在安置機構的過年其實並不是冰冷無趣的。本集節目將與元凱哥及曾多年在安置機構服務,目前是台北文山大安家庭支持服務中心的主任謝宗燁,來跟聽眾朋友分享,安置機構如何在年節時期,為孩子營造一個屬於家的年節溫暖,並透過在一起的時光看見愛快樂過新年。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愛是家庭最大的支持】《風箏不斷線》2023-01-17(一)首播
有話說「婚姻是愛情墳墓」但有了小孩之後的夫妻才明白,愛情的墳墓不是婚姻,「養育孩子」才真是戀愛的死胡同。因為結婚之後夫妻談情說愛、延續戀愛的親密關係並不難,然而當孩子出生後,所有的心力、焦點都放在孩子身上時,每天為公事、家事、照顧孩子的事精各自忙到精疲力盡,才真是考驗夫妻間「真愛」的開始。
當男女雙方入婚姻、生兒育女的責任開始時,身分角色隨之改變,生活節奏也起了變化。而此時正是夫妻之間磨合最多的時刻,也因此在這樣的家庭起步時期,能夠支持及分享給予家庭所需的資源與能量,就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份支持也將是讓家庭能穩健成長的關鍵。
本集節目邀請台北文山大安家庭支持服務中心主任謝宗燁,與聽眾朋友分享,家庭為什麼需要被支持,而其中最重要的倒底是什麼,而又有哪些我們可以善用的資源?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管教孩子被通報!?別怕!】《風箏不斷線》2023-01-10(二)首播
  在老一輩的教養觀念中,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當孩子犯錯踩到底線時,習慣透過體罰的方式予以管教,甚至在學校,教鞭也成了學生不敢違逆對師長教導的標誌。然而現在的孩子不管是在學校不守規矩、犯錯、學習成效不佳,老師皆不能採取體罰。相對在家中,父母的管教權也限制在不允體罰的法治範圍。
  當兒少保護越來越被重視,以及政府設依法範定通報責任與設置通報、救助管道,並積極宣傳,除了使社工、醫護、師長、鄰里長乃至居民、路人均可發揮起保護孩子避免遭到虐待及不當管教之外,就連孩子也聰明的知道撥打「113婦幼保護專線」來對付父母的管教。
  本集節目邀請台北文山大安家庭支持服務中心主任謝宗燁,他將與聽眾朋友分享,若自己在管教孩子之際被通報,警察及社工人員找上門時,該對會去應對呢?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兒置兒的暖窩】《風箏不斷線》2023-01-03(二)首播
家庭,原來是提供關愛、照顧、保護與陪伴、支持孩子成長的地方,然而對被安置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單得不到原生家庭的溫暖,更因為原生家庭正處於最困難與邊緣的時刻,以致於在離開原生家庭的同時,他們也失去了所謂的「歸屬」。
歸屬感是人類心理上最深的渴望與需求,人們總希望在一個團體中是能被接納、被關懷與支持的。當有了歸屬感,就深知自己是屬於其中的一份子,並與其有密不可分的情愫在裡面,同時也長出「貢獻」的動機與力量。
本集節目將與聽眾朋友聊聊,如何幫助離開家庭,被安置在機構中的孩子找到歸屬感,使他們感到不是苦撐在安置機構的時空生活,而是能獲得安慰、建造及支持的地方。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難置兒」的樣貌】《風箏不斷線》2022-12-27(二)首播
  搬家對有些人來說是充滿興奮與期待的事,但對有些人卻是充滿無奈與不願。不論是期待或無奈,搬家後新的環境需要時間適應與調和,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更需要父母協助孩子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當兒少因為失依、嚴重疏忽或不當教養、虐待,被迫離開原生家庭,遷入安置處所時,周遭皆是陌生的長輩或同儕,對經歷長期不當教養的兒少,很容易產生適應上的問題,若無法安頓,可能經歷多次轉換,亦或適應後突然可以返家,卻又發生不當教養導致再次安置,孩子的身心困擾與情緒行為問題將更加難以適應安置生活,成了保護系統中的「難置兒」。
當安置兒少入住到新「家」時,總希望這個窩能成為幫助兒少度過難關的歇腳處,然而對難置兒而言,每次轉換卻帶來被家人遺棄的創傷,以及被迫獨自適應陌生環境的痛苦與不安。本集節目將於聽眾朋友一起討論難置兒的樣貌、處遇與方向,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

閱讀全文:【何處是兒家?】《風箏不斷線》2022-12-20(二)首播
每個安置機構的孩子,都是他們沒有選擇之下的選擇。
當孩子因為遭受疏忽、遺棄、虐待、性侵或是家庭失能而不得不離開應該是最安全、可以避風的原生家庭時,必然帶著許多的不解與無奈,走上有家卻歸不得的旅程。
親屬安置是在安置體制中,對兒少造成的心理衝擊是最小的。然而並不是每一個需要被安置的孩子都可以如此幸運,有適當的親屬願意開接納他們。也因此「趨近家庭樣貌」的寄養家庭、類家庭及團體家庭照顧模式取而代之,儘可能營造「家」的氛圍與功能,使失家兒少獲得妥善的照顧。
不管是任何一種短暫性替代照顧的安置模式,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受保護之餘,身心也能健康成長,本集節目將與聽眾朋友剖析各種型態的安置樣貌,歡迎收聽《風箏不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