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籃球--探索課外活動的真正價值系列--第9集】《Guiding Stars》2025-03-19(三)首播
本系列將探討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真正價值,這些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成就,還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週要談的主題是,演講與辯論與溝通技巧和批判性思維的關係。惠普前執行長 Carly Fiorina 經常參加辯論,這磨練了她的公開演講和領導技能,為她的商業生涯提供了幫助。

閱讀全文:【戒癮之路的心靈重生】《風箏不斷線》2025-03-18(二)首播
在這個節奏快速的社會中,許多人因著生活壓力需要出口,很可能不覺落入成「癮」的循環行為模式,像是網路、酒精、菸品或其他成癮行為,甚至有些人可能產生藥物依賴或吸食毒品,嚴重造成生活與身心健康的損害。
當成癮者意識到危害,想要尋求醫療幫助,或因使用管制藥物或毒品被查獲,被要求勒戒,此時精神醫學可以如何為戒癮者提供全面性的治療方法和支持,以幫助他們克服對癮的依賴,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集節目邀請到多年在醫學臨床上陪伴許多毒品病患的郭仲巖行動心理師來分享,精神醫學是如何讓戒癮者心靈重生的力量,使他們能對人生產生的希望與動力。歡迎收聽《風爭不斷線》。

閱讀全文:【情緒教育I–情緒如何影響伴侶關係 】《乒乓雙人舞》2025-03-18 (二) 15:00首播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到很多情緒的變動,而不同的情緒狀態就像是伴侶關係的底色一般,牽動著兩個人互動走向。「喜怒哀樂」是我們最熟悉的情緒分類,然而心理學家經過考察研究後指出人類的基本情緒有六種:喜悅、憤怒、悲傷、恐懼、驚訝、厭惡。而且每種情緒背後都有不同的功能,特別是「恐懼」,雖然我們現在可能不喜歡,但它能啟動防禦和逃避機制,保護我們免受傷害。
情緒不僅僅是我們的感覺,還包括我們的身體反應、想法和行為傾向,伴侶間的互動會不由自主地受到彼此情緒的影響。

閱讀全文:【預備傳道的救世主—耶穌(1)】《我是傳奇》2025-03-17(一)首播
嬰孩耶穌長大成人,開始肩負傳道與拯救世人的使命, 他雖然具有非凡的身分,但在開始事奉的時候,卻與每一位信徒一樣受洗、受試探,沒有使用任何特權。爾後,他選召販夫走卒為門生,與罪人同席吃飯,毫無半點律法師的架子,因為如同醫生是為病人而存在,救世主也是為罪人而來。
閱讀全文:【重新得力 加倍傳講愛的真諦 -利百加】《喜樂處方箋》2025-03-14(五)、03-21(五)20:00首播
Rebacca很喜歡大家叫她中文名字利百加,她是家中排行老七,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她是女孩子排行最小的,小時候,利百加的記憶是媽媽非常喜歡把她打扮成她心目中的樣子,給她穿洋裝皮鞋,還幫她燙髮,然後帶她出去,利百加還記得走在路上幾乎每個人都會盯著她看,有時她會聽到人們說,好可愛啊!長得非常的可愛。
後來因為爸爸關係,家庭的環境有所變化,就由媽媽來帶領培養利百加跟唯一的弟弟。利百加上面的姐姐出外回來,偶爾也會回來關注,媽媽很辛苦,她獨自把她們帶大,加上她們也有一些自主性,所以媽媽總是以過去的教育的方法,帶著壓制性和嚴厲的方式來教育,利百加也發現到自己雖不是很悶的人,但也不是很開朗的人,利百加慢慢把自己塑造成話語越來越少,乾脆就不說話甚至就不想說話。

閱讀全文:【合一療法~缺愛症候群的自癒之路】《關鍵心生命》2025-03-14(五)首播
您是否總是感到不被愛、害怕親密關係,或是在人際關係中反覆受傷?您的青少年孩子是否正沉迷網路遊戲、缺乏學習動力、出現憂鬱症狀?這可能是「缺愛症候群」的影響。
「缺愛症候群」多半因為童年時期的成長環境,父母冷漠對待、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未給予足夠的關愛。或是因父母離異孩子由第三者撫養、孩子被拒絕、身體或語言暴力對待等造成。
如何從「缺愛症候群」找到自癒的路呢?

閱讀全文:【看重負面行為-別把天才當傻瓜】《讓天賦發光》2025-03-13(四)22:00首播
今天節目中孫爸搖身一變為孫老師,是一個擁有三十年豐富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跟大家介紹~如何識別孩子的天賦,特別是數理邏輯智能的特徵,並分析了不同的學習風格:如認知型、社會型、逆思考型和開放型。還介紹了情緒垃圾桶的概念,強調父母對孩子學習環境的影響,以及跳躍性思考與數學天才之間的關聯。

閱讀全文:【淺談音樂治療】《音樂好療育》2025-03-13(四) 20:00首播
主持人盧品君音樂治療師分享她自己心理系畢業後,為什麼會開始踏上音樂治療這條路,實習時曾經遇過的經歷,以及稍微簡單介紹什麼是音樂治療,當中的理論和概念。
主持人簡介:盧品君
卓克索大學 Drexel University
創造性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及諮商碩士
珂斯汀物理治療所 音樂治療師
家語言治療所 合作音樂治療師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板橋榮譽國民之家 音樂治療師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 合作音樂治療師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 復健部 音樂治療師
Stars RADIO星蹤之愛廣播網
《音樂好療育》(盧品君主持)

閱讀全文:【80歲活出18歲的情懷-白玉光專訪】《愛你不孤單》2025-03-13(四)首播
白玉光博士不管面對自己的事業或愛情,都充滿了熱情和專注。如果只是聽到他與太太對話,你會覺得是大哥哥在照顧一位小妹妹,但是眼前呈現的畫面,卻是高大的男人被一位身體佝偻又杵著拐杖的女人攙扶著走路。而女人的眼睛閃爍全是幸福的光彩。
用一甲子的歲月見證了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愛情。

閱讀全文:【黑暗中的微光-上集】《特別的愛特別的你》 2025-03-13 (四) 14:00首播
有些人的童年充滿歡笑與溫暖,但對宋茂楠來說,十歲時的他卻曾陷入深深的黑暗,甚至一度想放棄生命。當時的他,剛進入學校,卻不知如何與同儕相處,長期的孤立與不被理解,讓他的自我形象跌入谷底。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之後他以更激烈的血氣方式而對抗霸凌,甚至因此受到法律的約束。
然而,當他最絕望的時候,他遇見一位天使,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道光,將他從黑暗中帶了出來。

閱讀全文:【尋找追尋夢想的勇氣】《愛的復原力》2025-03-12(三)15:00首播
教育是一項既艱鉅又重要的工程,尤其面對很多不同特質的孩子,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協助孩子了解自我特質、發展自我潛能、發揮自我能力,「老師」就成為了教育這項工程很重要的推動者。今天愛的復原力特派員單元特地採訪到善牧基金會台北學園舞蹈師---Gino老師,一起來跟我們分享,他如何秉持著因材施教的精神,發揮自己身為教育者的熱情,了解學生需求、發展新的教學方式,創造出一個可以放膽追夢的環境,讓這群曾經在求學路途中迷惘或想放棄的孩子,能夠勇於築夢自我負責。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籃球--探索課外活動的真正價值系列--第8集】《Guiding Stars》2025-03-12(三)首播
本系列將探討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真正價值,這些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成就,還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週要談的主題是,籃球運動如何培養團隊合作和戰略思維。例如:比爾蓋茲年輕時打過籃球,這與他的科技生涯沒有直接關係,但他重視籃球教會他的團隊合作和策略思考。

閱讀全文:【當孩子遇上毒品時~父母對應指南】《風箏不斷線》2025-03-11(二)首播
現今社會,毒品問題不再是幫派、黑社會的專屬代表。隨著新興毒品以各種樣貌興起出現時,越來越多青少年也被捲入其中,成了家長與師長的極大挑戰。也因而校園防毒宣導不斷推進,而家長也想盡各種方式保護孩子,教導並幫助他們遠離毒品的誘惑。
然而,若孩子真遇上毒品並碰觸用毒時,父母應怎麼處理與應對呢?
本集節目邀請到多年在醫學臨床上陪伴許多毒品病患的郭仲巖行動心理師與我們分享,在面對遇上孩子碰觸到毒品時,如何尋求專業的幫助與資源,支持家庭也支持孩子,讓自己更有信心和能力保護自己的孩子。歡迎收聽《風爭不斷線》。

閱讀全文:【原生家庭VIII –如何發展安全型依附 】《乒乓雙人舞》2025-03-11 (二) 15:00首播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出生的家庭,父母如何對待我們以致於發展成不安全的依附型態(焦慮、逃避、混亂),但我們可以經由學習幫助自己從原生家庭創傷邁向安全型依附。
首先是覺察與認識,透過回顧童年經驗和情感記憶、辨識受傷的情境和模式、連結過去對現在的影響。例如:理解為何在親密關係中特別害怕被拋棄。再經過情緒梳理,允許自己感受憤怒、悲傷、接納各種複雜情緒、為情緒命名。例如:了解內在心中受傷小孩的需求和感受。
然後進入療癒階段,先練習自我安撫技巧、發展同理心對待自己、自我對話。

閱讀全文:【心痛一生卻選擇放手的母親—馬利亞】《我是傳奇》2025-03-10(一)首播
她本是一介平凡少女,成婚之前卻遇見天使報喜,預告她將以童女之身未婚生子,誕下救世主(欸….這真的是喜訊嗎?)寶貝誕生之夜,充滿各樣奇葩的驚喜,再之後她就發現,救世主的母親真的不是那麼好當的,因為拯救世人的道路充滿艱辛與孤獨,而她做為一個母親,必須眼睜睜的看著孩子,受苦至死….
閱讀全文:【合一療法~缺愛症候群】《關鍵心生命》2025-03-07首播
「被愛」是人人都擁有的基本需要,在生命中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還塑造我們的自我認同、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
若個體在童年時期,未能獲得父母足夠的關愛,或在成長過程中常處於孤獨與情感匱乏,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與行為問題,也就是所謂的「缺愛症候群」(Love Deprivation Syndrome)。
缺愛的人可能會形成低至尊與自我否定的人格,生活中常容易有受傷感,即所謂的玻璃心,嚴重者會容易自殘或有輕生念頭。還有些會出現強烈的不安全感、渴望關注、害怕被拋棄,在親密關係中容易過度依賴。但另有些也可能因在成長過程長期缺愛,形成了自己不需要愛的錯誤認知,在關係中容易抗拒親密,保持疏離。

子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