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20210526想讓您聽見希望和感動的聲音

全球LIVE收聽 ↓

閱讀全文:【眼光的轉變,愛的實踐】《愛的復原力》2024-11-13(三)15:00首播
在陪伴兒少長大的輔導工作中,經常挑戰工作人員的是如何引導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社工人員在這樣的歷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兒少的權利,另一方面還要管理孩子,在這其中有很多的困惑及兩難。然而工作者會因著生活經驗不同,對兒少的假設及對待方式就會不一樣,工作者在最初視兒少是一個被保護的客體,而不是權利的主體,但其實兒少也是有能力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只是需要成人的理解與引導。
因此在這一集的節目中,邀請到善牧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碧琪,來跟聽眾朋友分享他在陪伴第一線工作夥伴時,所看見夥伴因著看到兒少的需求、行為背後的原因而開始有了眼光的轉變,從抗拒、懷疑,到反思自己、嘗試新的事物,再看見人的本質、社會工作的理念。社工如何轉變自己看待兒少的眼光,尊重兒少是一個主體、聽見及看見他的意見,用復原力的元素,讓兒少相信自己的能力,並能勇敢發聲。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社區弱勢少年服務-創傷知情技術運用】《風箏不斷線》2024-11-12(二)首播
在安靜的環境、閉上眼睛回想過去,你會想到什麼?可能有些是快樂、幸福的記憶,有些則是痛苦、難過、害怕、傷心、遺憾的事,這些不好的記憶,可能在我們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創傷,對我們的影響往往大過快樂的事。
事實上,人人都曾有過創傷的經驗,特別內在的創傷,若發生後短時間沒有妥善的處理與超越,就會成為重要記憶的一部分,對我們心理甚至生理運作形成某種固著或複雜的機制,倘若持續沒有覺察與調適,將會對身心健康、行為模式、學習與社會適應產生長遠的影響。
脆弱家庭孩子成長過程裡的創傷經驗往往比平常家庭中孩子來得多及複雜,如何從孩子的行為了解他的受創的感覺與需求;又如何從「你到底有什麼問題?」到「你發生了什麼事?」的詢問技巧,成爲能夠知道孩子創傷的原由與感受,進而幫助他們修復創傷的墊角石。

閱讀全文:【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乒乓雙人舞》2024-11-12(二)15:00首播
青少年時期生理漸趨成熟但心理、理智及社會互動技巧尚在發展中,在他們對於兩性、人際關係的積極探索過程中,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情感需求與他人關係的挫折與發展,便成為近年來推廣的「情感教育」之核心。
情感教育廣義來說,包含愛情、親情、友情等的教育,而狹義則是直接指「愛情」關係處理的教育。溝通技巧與界限設定也是情感教育的重點,特別是教導青少年如何為自己心理與身體設立界限是保護他們的重要關鍵。青少年的情感教育,應被視為婚前教育的一環,由於受到媒體的混淆資訊及社會普遍離婚現象的負向影響,如不將情感教育的置入其課程中,將會大大影響他們日後對於親密關係的思維。
閱讀全文:【特教資源在溝通障礙族群之服務—西區特教資源中心主任、兼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助理教授顏瑞隆老師】《聽見你說愛我》2024-11-11(一)、11-18(一)21:00首播
「溝通障礙」指的是在訊息接收或表達有困難,造成溝通不良的障礙,其實並不是指特定的特殊教育診斷或醫療診斷,有許多原因都可能造成溝通不良的後續障礙,本集邀請到台北市西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主任顏瑞隆老師來與我們分享特殊教育鑑定的流程以及特殊教育在溝通不良的族群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上集精選內容:
「溝通障礙」在特殊教育鑑定和醫學診斷上有哪些異同?自閉光譜族群的學生數在全國分佈日漸上升,西區特教資源中心所負責的國小端可以提供教師、家長和學生哪些協助?

閱讀全文:【耶戶】《我是傳奇》2024-11-11(一)首播
耶戶本是北國的將軍,卻被先知膏立成為君王,上帝立他為王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殺盡他主人的家,從此,耶戶開始了一條血腥的殺戮旅程,他的雙手沾滿鮮血,卻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而是為上帝大發熱心。
閱讀全文:【孩子讓我生命更璀璨-林玲華】《喜樂處方箋》2024-11-08(五)、11-15(五)20:00首播
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總會是以服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個體及其親師為主軸的公益團體,積極向社會大眾宣導相關正確知能,透過多元創新活動及政策推動,促進患者在就養、就學、就醫及就業等方面權益之保障,幫助患者生涯成功、造福社會。
有鑑於來自全國各地家長共同體悟ADHD孩子成長困境與需求,在眾人的殷切期盼及克服萬難下,終於在民國94年4月9日成立了「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
林玲華創會理事長曾拜會過全國各縣市的教育單位首長,也曾舉辦過多場記者會,向社會倡導ADHD親師生在成長階段中所面臨的挑戰,希望透過交流倡權,喚起國人對教育政策制度的改善,以協助ADHD個體與親師在學校及社區環境中適性發展。赤子心在地生根,集結各地ADHD醫療教育及相關資源,分享成功經驗,為全國各地的ADHD親師生創造更完善的社會支持環境。

閱讀全文:【從醫師到父親:孩子教我的臨床智慧】《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4-11-07 (四) 14:00首播
來賓 : 王聖儒 醫師 (輔大醫院 兒童急診科主任)
這一集「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我們邀請到一位極具故事的來賓:一位兒科急診主任,也是一名極重度多重障礙女孩的父親。他曾經站在診間中,專業自信地處理著兒童疾病裡的各種危機,但在女兒出生後,生命卻翻轉了方向。
節目中,這位父親將帶我們回到當時的震撼時刻。面對女兒無法順利喝奶,他成為專研奶嘴的「專家」,只為找到一個適合女兒的奶嘴。為了減少女兒頻繁的吐奶問題,他不斷查資料、測試各種方法。而最讓他痛心的是女兒的癲癇發作,這如影隨形的不安讓全家籠罩在恐懼中,每一刻的寧靜似乎都那麼短暫、寶貴。

閱讀全文:【傳統與展望,承接並賦予新生—李若菱 】《讓天賦發光》2024-11-07(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邀請到-【關於演出】
2024臺東藝術節《傳統與展望VI李若菱》李泰祥十周年紀念音樂會的音樂總監、演出:李若菱,音樂總監助理:毛恩足及企劃宣傳:郭宏治。
父親的「傳統與展望」,我將承接並賦予新生——李若菱
李若菱為了延續父親的精神,特別結合劇場形式繼續創新,策辦這場特別的音樂會。為父親遠行十周年,全新演繹李泰祥傳世作品,將那些鮮為人知的音樂故事分享眾人。
李若菱對於這次演出要求非常嚴格,李若菱說:對他的爸爸的傳統與展望終於有了交代。
睽違37年的音樂會…
為紀念臺灣音樂界傳奇人物李泰祥先生逝世十周年,將於11/09 (六) 14:30 在台東藝文中心演藝廳隆重舉辦《傳統與展望 VI 李若菱》音樂會。

閱讀全文:【我的心彷彿走過千山萬水 】《愛你不孤單》2024-11-07(四)首播
首位將壓力概念引入心理學領域的漢斯.謝耶,被稱為「壓力之父」。他描述「 任何施加於身體之要求,所引起的不明反應」 謂之壓力。
當家中的長輩突然昏迷不醒,在九個月之久跌宕起伏的醫療過程中,壓力迎面而來是不可言喻的,壓力的來源除了體力的透支,金錢的週轉,環境的轉變,情緒的衝擊,最可怕是陷入週圍一堆人善意的建議,
正如漢斯.謝耶的描述,這些施加身體的要求,使Sarah心情沉重的彷彿度過千山萬水般疲累。
親身體會個中滋味的Sarah說「最好的陪伴是在對方的需要上,給出自己所有的,而不是給建議.......」這是她深切的體會
並且提供了很實際的資訊,例如:
輔具如何的租借?
醫院能提供的幫助?
創世基金會申請的條件?
歡迎您一起來收聽《愛你不孤單》。

閱讀全文:【社工的魔法】《愛的復原力》2024-11-06(三)15:00首播
在社會上有許多兒少因為家庭因素,不得不離開家庭委由安置單位代為照顧。而這樣的24小時替代性照顧的工作有很多的不容易,社工員除了照顧服務對象生活起居及三餐溫飽之外,還需要擔負起教養及創傷修復的責任。在這一集的節目中,特派員李碧琪訪問到兩位一畢業就到善牧安置家園的社工:楊繐綺及林鈞琳。兩位社工分享他們如何在處理家園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拿捏角色,在與服務對象的價值觀碰撞中,用復原力的魔法、透過社工的一言一行來影響著服務對象,他們如何一路在不確定與擔憂中找到自己的服務定位,從這樣的歷程中,他們看到了少女甚麼樣的轉變。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在這一集「愛的復原力」節目中,與我們一起看見社工如何施展復原力魔法,陪伴少女長大,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閱讀全文:【拒學少年】《風箏不斷線》2024-11-05(二)首播
求學中的孩子多數都有一種現象,就像是一種綜合症,天天上學總想著能夠快快放寒暑假,到了寒暑假,剛開始幾天還可以,但日子越過越沒勁、越過越沒意思,又想著快點開學到回到校。
然而其中也有些少數的孩子,面對上學永遠提不起勁,甚至抗拒就學,他們拒絕的不單單是「拒絕去學校」更是「拒絕去學習」。
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自我意識抬頭,自主性也變強,若抗拒就學,家長學校都很困擾,也有很高的偏差或觸法風險,此時家庭、學校、社會應如何幫助拒學少年?
本集節目邀請到「新北市汐止少年福利服務中心」的黃子萍社工督導來與我們分享,歡迎收聽《風爭不斷線》。

閱讀全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約沙法(2)】《我是傳奇》2024-11-04(一)首播
約沙法確實是個一生敬畏上帝的好王,但卻犯下了一個錯誤,就是與北國結親交好,從而使他的兒子、孫子都跟隨北國行惡的腳步死亡,而嫁入南國的北國公主亞他利雅,更是剿滅王室成員自立為王,使得約沙法的家遭遇滅頂之災。
閱讀全文:【合一療法~情緒是生命的禮物】《關鍵心生命》2024-11-01(五)22:00首播
許多人覺得情緒是一件麻煩事,尤其是負面情緒,不但讓自己不舒服,也會帶給別人困擾,因此總是想快速消滅情緒,或者是忽略情緒,甚至壓抑情緒。殊不知情緒卻是人生的一項禮物。
情緒就像一面鏡子,反映我們內心的狀態,可以帶著我們去探索我們內在的心靈世界,讓我們更認識自己。因此,若我們能用正向的態度接納情緒,甚至常常有意識的敏銳覺察自己的情緒,就可以讓情緒成為我們的資源,帶著我們走向成長。
如何運用情緒資源呢?合一療法提供了健康八步,應用前四步覺察、承認、接納、表達情緒,不但可以更多與自己的情緒連結,還可以藉由情緒探索內心更深的想法與需要。如何運用健康八步藉由情緒來自我成長呢?歡迎收聽《關鍵心生命》!
閱讀全文:【傳統與展望VI李若菱】《讓天賦發光》2024-10-31(四)22:00首播
今天孫爸邀請到-【關於演出】
2024臺東藝術節《傳統與展望VI李若菱》李泰祥十周年紀念音樂會的音樂總監、演出:李若菱,音樂總監助理:毛恩足及企劃宣傳:郭宏治。
父親的「傳統與展望」,我將承接並賦予新生——李若菱
李若菱為了延續父親的精神,特別結合劇場形式繼續創新,策辦這場特別的音樂會。為大師遠行十周年,全新演繹李泰祥傳世作品,將那些鮮為人知的音樂故事分享眾人。
睽違37年的音樂會…為紀念臺灣音樂界傳奇人物李泰祥先生逝世十周年,將於11/09 (六) 14:30 在台東藝文中心演藝廳隆重舉辦《傳統與展望 VI 李若菱》音樂會。

閱讀全文:【生氣有用嗎?職場與家庭的情緒智慧】《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4-10-31 (四) 14:00首播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身為人妻、人母的女性們,常常扮演情緒的調和者,既要陪伴孩子、體貼伴侶,還要顧及自己內心的聲音。這集節目,我們將探討,當我們身處多重角色時,如何智慧地接住自己的情緒,尤其是「生氣」,並學習在這過程中不失去自我。
生氣不是錯,神賜予我們情緒是讓我們表達真實的自己,但在教導孩子時,如何引導他們理解、接納自己的怒氣?我們會分享一些真實生活中的案例和實用的方法,教導孩子認識情緒、學習情緒管理,並透過具體行動幫助他們在衝突中學會理解他人。
在伴侶關係中,我們又該如何溫柔而堅定地接住彼此的情緒?如何不被怒氣推著走,也不讓自己委屈妥協?

閱讀全文:【原來我可以離天空這麼近】《愛的復原力》2024-10-30(三)15:00首播
復原力是一種能夠在不利環境下適應的動態建構過程,可以透過個人內在自我概念的正向增強;也可以是外在環境資源的支持與經營。在今天的節目中,邀請到善牧基金會德璐之家的廖安琪主任,來與我們聊聊,如何用登山冒險體驗方案營造安置家園兒少的可控制感及可預期感,創造與安置家園兒少的共同經驗,透過一步接著一步的歷程,讓安置家園的兒少知道「人生是可以掌握的」。在登頂離天空很近時,提升安置兒少的成就感、累積安置兒少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很多的可能性。也在這樣一起挑戰與冒險的經驗中,滋養發展出同行的力量。歡迎收聽《愛的復原力》。

子分類